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测试之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编码

【答案】编码,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元分析

【答案】(1)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 固定因素

【答案】固定因素:指该因素在样本中所有的可能的水平都出现了,该因素的所有可能水平仅此几种,针对该因素,从样本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所有水平的状况,无需进行外推。

二、简答题

4. 访谈法适用哪些研究课题?

【答案】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人们的态度、情感、思想观念和主观感受,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访谈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调查、学校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科研活动中。

根据访谈法的操作特点可以看出它适用的研究课题在以下几个范围:

(1)由于访谈法可能需要不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所以更加适合于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得到对方相关数据资料从而推论出一定结果和规律。

(2)访谈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访谈的方式也简便易行,即使文化程度不高或者不善文字表达的被访者也能很好的进行互相交流。所以,访谈法的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如访谈对象可以是文盲、半文盲或因种种原因不能书写的人。从更普遍的范围来说,在研究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访者或书写、理解能力不够的儿童时,访谈法就显得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

(3)由于访谈法不具有匿名性,并且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所以不宜进行比较敏感、有关个人隐私方面或者“社会赞许性”存在过强的话题。相对来说,访谈法更适合比较中性和普遍的社会生活课题。

(4)人的一些情感、体验、社会关系变化、动作变化或心理过程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样的资料则无法用访谈法取得。所以,访谈法的话题需要一定的可表达性,也就是被访谈者可以通

过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述。如果无法表达,则需要考虑其它研究方法,如观察法或测验法等等。

(5)访谈法十分适合与其它研究方法结合使用。比如在对被试进行观察或测验之后,对其进行较深入的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掌握来自主客观两方的数据资料。

所以,虽然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也必须在应用的同时注意由于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适用范围,如果超出适用范围或应用不当,有可能对心理和教育研究产生破坏作用,影响研究的信效度。所以,研究者在应用访谈法时,要事先考虑访谈的适用的研究课题。

5. 对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事后比较,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事后比较,其中主效应的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原来相同,但出现交互作用的时候进行比较,则包含事后整体比较与事后多重比较两种情况,有几点需注意:(1)二因素方差分析主效应显著后,不一定要进行事后多重比较;(2)多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后,对主效应必须进行事后比较;(3)交互作用的事后比较,包括对限定条件的主效应整体比较,以及达到显著性水平后对限定条件的主效应的事后多重比较。

6. 假设某研究者想调查全市中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状况,该市共有400所中学,共320000名学生,这些中学分布在9个区县中,其中重点中学有40所,一般中学有320所,较差的中学有40所。现在要求从全市的中学生中抽取16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健康状况。请设计一种取样方案。

【答案】根据题干信息,中学分为重点、一般和较差三类,为保证抽样质量具有代表性,因而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即按照总体特征,将总体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层或一

,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具体步骤是: 个子总体)

(1)计算求出三类中学各自应抽取学生人数,

得出重点中学应抽取

一般中学为1280人,较差中学为160人。

(2)其次,求出各学校应抽取的人数,得出每个重点中学应抽取160/40=4,每个一般中学应抽取4人,每个较差中学应抽取4人。

(3)根据随机取样原则,在9个区县中的40个重点中学中,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4名学生;在320所一般中学中,根据随机取样,每个学校抽取4人;在40所较差学校中的每个学校随机抽取4人。

(4)最后,将选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调查,即可研究其学习心理健康状况。

7.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答案】(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错误和错误。 ①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也叫I 型错误; ②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也叫Ⅱ型错误。

(2)错误和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不一定等于1。因为与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

人,

;是接受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H。为假”是前提),所以时前提是“Ho 为真”)于1。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増大。 ③统计检验力。

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不一定等为统计检验力。假如真实差异很小时,某个检验仍能以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说这个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比较大。

8. 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答案】(1)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替总体均数,以S 作为估计值,即直接用样本统计量计算即可,如“样本均值=各个样本值的和/样本容量”。

(2)区间估计就是建立一个估计总体参数的区间:上述得到的点估计值为中心,以误差界限

,X 是点估计值。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计算误差界限了,简称为半径,即(X —ME ,X+ME)

ME 。

步骤:①设立置信水平=1-a,a 为显著性水平,a 常取0.1,0.05,0.01。

②确定问题所给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概率分布。如用大样本区间估计总体均值,则用正态分布;若总体标准差未知,小样本且总体正态分布的话,就要用t 分布了。)

③确定了概率分布种类后,计算ME 。ME=临界值*标准误。

由于区间估计一般是双尾的,因此临界值用“z(a/2)”,a 为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下的临界值表;

,注明置信度1-a 。 ④建立置信区间:(X-ME ,X+ME)

9. 简述描述统计的含义及其内容。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概括事物的某方面属性,其本质上是为由局部(或样本)信息推断全局(或总体)服务的。

描述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大致有三种途径,即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数据的分布趋势。

(1)集中趋势度量,反映的是数据的代表值或相对集中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有三类: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集中量数的离散、分散程度,(2)离中趋势度量(或离散趋势度量)

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程度,而且可以衡量集中趋势度量对数据的代表性。常用的离中趋势度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四分差等。

(3)分布趋势度量,是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分布趋势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10.跨文化研究设计的两种研究取向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是

(1)文化普遍性,是将一个文化中的行为与另一种文化或所有文化中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所有文化都适用的有效原则,并确定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从事普遍性研究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