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19结构力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图(a )所示结构中(EI=常数),力矩分配系数
A.7/4 B.1/2 C.4/5
D.1
( )。
图
【答案】C
【解析】先求转动刚度
分别画
出
和
其中如何求
,是关键。单位转角下BC 杆的变形见图(b )
系
数
易知
所
,再需要用力法求B 端弯矩。取图(c )所示的基本体系(轴力对弯矩无影响,故不取作未知量)
,力法方程
为图(d )和支座位移引起的位移图(e )
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以
与截面C 弯矩Mc 大小关系为( )。
2. 图(a )所示结构中截面B 弯矩
所以B 端弯矩为
,即
图
A.
B.
C.
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随跨度长短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用力矩分配法也可以用位移法的思路分析。先求固端弯矩,可知B 结点的约束力矩小于C 结点的约束力矩[见图(b )], 结点发生位移后,截面C 的最终弯矩将介于
第 2 页,共 90 页
和
之间,并且比截面B 弯矩大些,这一现象读者用力矩分配法分配一轮即可发现。
3. 下图中动位移放大系数与动内力放大系数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只有单自由度体系质体上直接施加沿振动方向的简谐荷载时,动内力放大系数才与动位移放大系数相等。注意D 为2个自由度体系。
4. 图(a )所示结构位移法计算时(不考虑剪力静定杆的简化),最少的未知量数目为( ) 。
图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未知量为B 点转角和水平位移。左边的竖杆为静定的悬臂杆,静定部分的位移不取为未知量,且该部分弯矩图画出后可将荷载平移至A 点,见图(b )。题目中虽然要求不考虑剪力,因而不受此限。 静定杆的简化,但作者认为AC 杆不是剪力静定杆(而是完全静定)
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所示结构时,杆端CD 的分配系数是( )。
A.
第 3 页,共 90 页
B. C. D.
图
【答案】B
【解析】AB 为静定悬臂部分,因此可将其去掉,B 端按铰支考虑。与铰C 相连的立柱在C 端为铰结,其转动刚度为零,故
6. 图所示结构超静定次数为( )。
A.7次 B.6次 C.5次 D.4次
图
【答案】B
【解析】解法一:确定超静定次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除多余约束,使原结构变成一个静定结构,而所去掉的多余约束的数目就是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图示结构中AC 杆和A 处支座链杆构成一个二元体,分析时可去掉,余下的部分中去掉多余约束后成为悬臂刚架,如图所示,多余约束有B 处的固定铰支座,铰E , 链杆DC 、EC ,总共有6个多余约束(注:拆去一个固定铰支,所以超静定次数为座或一个单铰,相当于拆掉两个约束;拆去一根链杆,相当于拆掉一个约束)6次。
解法二:由于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因此也可以用计算自由度W
来确定超静定次数
对于图示结构
原结构超静定次数为6次。
第 4 页,共 90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