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柜坊

【答案】柜坊是指唐代出现的专门经营货币和贵重物品保管业务的店铺。跟现在的银行要付给存款人利息不同,而柜坊则不仅不付息,存放者还要向柜坊缴纳租金。但柜坊的存在使得原来长安的生意人不必携带大量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它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已出现。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在唐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柜坊便在一些大城市兴起,其经营业务即代替客人保管钱物,向客人征收一定钱物的柜租,客人可以凭书帖或信物支付钱物的机构。此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庚戍之变

【答案】庚戍之变是指明代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该年为庚戌年,故名。俺答汗为对付瓦剌,更好地统率各部,迫切要求与明贸易。他向明称臣纳贡,希望扩大和增加交易。但明廷害怕土木之变重演,加以拒绝,并杀来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军犯大同、宣府,大同总兵仇鸾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入古北口,杀掠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内地,京师震恐。明世宗朱厚熄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明援军虽五万余人,但皆怯战,又缺少粮秣。严嵩也要求诸将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俺答兵自白河渡潞水西北行。此前,俺答已引兵夺白羊口,以西走塞外,而留余众于京城外,以为疑兵。但白羊守将扼险防御,俺答不得出,乃复东向南,仍由古北口出塞。九月初,蒙古兵全部撤退。

3. 护乌桓校尉

【答案】护乌桓校尉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武官。西汉武帝时,霍去病攻占匈奴领地,迁乌桓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等地区,设置护乌桓校尉,保护内附的乌桓人,之后并为匈奴中郎将。到东汉、魏、晋时期也设有护乌桓校尉。

4. 苏绰

【答案】苏绰是西魏大臣,深得宇文泰信任,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宇文泰改革制

,度。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大统十一年(545)

,最为后世称道。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苏绰为改革制度所草拟的《六条诏书》

,痛斥六朝宇文泰立于座右,令百官习诵,规定不通计账及六条者,不得为官。后又草成《大浩》

以来的浮华文风,作为范文,西魏作文皆仿其体。晚年,奉命据《周礼》改定官制,未成而卒。

5. 李悝

【答案】李悝是战国初期的政治家和法家代表人物。他曾被魏文侯任用为相,主持变法。经

,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在丰收之年国家要以平价济上主张“尽地力之教”和“平突法”

购买余粮,在灾荒之年国家则以平价售出粮食,强调要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之年。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十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的《法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法,现已失传。其言论见于《汉书·食货志》、《晋书·刑法志》等,《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李子》三十二篇,已佚。

6. 八王之乱

【答案】八王之乱是指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又、成都王颖、河间王顺、东海王越,以杨骏被杀后卫灌、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证,引发了西晋亡国和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7. 达鲁花赤

【答案】达鲁花赤是元朝掌有实权的最高地方长官。在地方上,元朝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

,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路、府、州、县设达鲁花赤(蒙语为“镇守官”或“亲民官”)

管并督察地方行政。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此官职,说明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官吏的戒备之心。

8. 《梦溪笔谈》

【答案】《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共有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1篇。它是沈括平生的读书研究和观察自然的记录,包括了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很大的篇幅记载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它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医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的内容。这本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9. “改土归流”

【答案】“改土归流”是指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

,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书,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的政治改革。雍正四年(1726)

推行。雍正帝命其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开禧北伐

【答案】开禧北伐是指南宋宁宗朝时韩侘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侘胄掌权,思立功以自固,从嘉泰二年起,解除党禁,收罗知名之士。次年邓友龙使金,闻金受蒙古攻扰,国势已衰,归告侘胄,北伐之议遂起。四年在镇江立韩世忠庙追封岳飞为鄂王,以风厉诸将。开禧元年,宋兵几次进入金境,二年追剥秦桧王爵,以郭倪为山东京东招抚使,赵淳、皇甫斌为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分路进兵,将领毕再遇取四州之地,宋廷始下诏攻金,末几吴曦据蜀叛变,淮北方面,田俊迈攻宿州失利被俘,诸军被迫撤退,西路皇甫斌攻唐州亦败。金军渡淮南下,与宋相持。韩侘胄变计求和,因金人要求惩办首谋之臣未果。三年宋平吴曦,局势渐告平稳。金统帅亦散接又病死军中,而宋廷急于议和,史弥远发动政变,杀韩侘胄,双方遂罢兵议和。嘉定元

,宋金嘉定和议成立。 年(1208)

二、简答题

11.简述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1)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

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分封宗亲、姻亲和功臣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

,这就是所谓的周初大分封。 的部落人民,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国”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 周室子弟和宗亲,这是受封者的主体部分。如封周公于鲁,封召公于燕等都属于这一类。 b. 古代圣王后裔。如封神农后裔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尧后裔于蓟,舜后裔于陈,禹后裔于祀。这类封国比较小,是周借以表明承袭圣人之治的体现。

c. 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臣谋士,封姜太公于齐即属于这一类。

②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有权任命诸侯国的重要官吏; 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 并有保护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节诸侯国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而诸侯国对天子有隶属关系,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以表示服从王室,诸侯国要派遣军队戍守都城或随天子出征; 诸侯定期朝聘,到王廷述职; 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如修筑城邑、宫室等。

b. 各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除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外,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次分封,一般是封地内的中心

,地区由诸侯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

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割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士,称作“禄田”。因此诸侯相对于周天子是封臣,而相对于下级封臣就是封君,处于“亦君亦臣”的政治地位。

(2)周初“封邦建国”的历史作用:

分封诸侯并非周初的权宜之计,而是西周国家的重要组织形式。

①周处于中国国家的早期形态,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的主要纽带,将宗室姻亲作为分封的主体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也可以与宗法制相互支撑,起到巩固周统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