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11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15世纪上半叶,欧洲的文艺复兴音乐发源于_____地区,作曲家_____被认为是该乐派的代表作曲家。

【答案】勃艮第; 迪费

【解析】勃艮第地区是欧洲文艺复兴音乐的发源地,纪尧姆. 迪费是勃民第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他掌握并发展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的音乐体裁和风格。

2. 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音乐时期的代表作为三部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_____》; 他“新古典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920年创作的芭蕾舞剧《_____》,1951年创作的歌剧《_____》属于18世纪的“分曲”歌剧。

【答案】春之祭; 普尔切内拉; 浪子的历程

【解析】斯特拉文斯基是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俄罗斯风格时期以三部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新古典主义以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芭蕾舞剧《普尔切内拉》的首演为标志。他的最后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歌剧《浪子的历程》却返回到18世纪下半叶的歌剧,特别是莫扎特歌剧的传统,采用“分曲”结构,其宣叙调完全是不带伴奏的“干”宣叙调。

3. 古典主义时期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前古典时期”是从巴罗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阶段,音乐风格以_____风格为代表,以喜歌剧体裁的诞生和_____体裁的发展为标志; “古典主义盛期”以“_____”大师们的音乐创作为主要成就。

【答案】洛可可; 键盘奏鸣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包括两个历史阶段:“前古典时期”和“古典主义盛期”。“前古典时期”也称“后巴罗克时期”,是从巴罗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阶段,音乐风格以洛可可风格为代表,以喜歌剧体裁的诞生和键盘奏鸣曲体裁的发展为标志; “古典主义盛期”也称“维也纳古典时期”,以“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们的音乐创作为主要成就。

4. 19世纪中叶,李斯特始创了带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_____,并在这种新体裁中运用“主题变形”的发展手法,他的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

【答案】交响诗,塔索、前奏曲

【解析】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主要创作领域是交响诗和钢琴曲。其对西方音乐最

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首创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交响诗是把多乐章的因素合成单乐章的结构来表现文学或美术题材内容,李斯特在里边运用了“主题变形”的发展手法。其代表作有《塔索》《前

b 奏曲》《普罗米修斯》《d 小调奏鸣曲》《E 大调钢琴协奏曲》等。

5. 20世纪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进行新音乐实验的_____、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的作者_____、《蓝色狂想曲》和歌剧《波吉与贝丝》的作者_____等。

【答案】艾夫斯,科普兰,格什温

【解析】20世纪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有查尔斯·艾夫斯、阿伦·科普兰、乔治·格什温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艾夫斯做了大量新音乐实验; 科普兰代表作是芭蕾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 格什温的代表作是《蓝色狂想曲》和歌剧《波吉与贝丝》。

6. 《霍尔堡组曲》是作曲家_____为纪念17世纪的丹麦民族戏剧奠基人霍尔堡诞辰200周年而作的作品,采用了_____音乐风格写作。

【答案】格里格; 巴洛克

【解析】弦乐合奏《霍尔堡组曲》是格里格为了纪念诗人霍尔堡200周年诞辰而作,采用巴罗克组曲的结构原则,包含前奏曲、萨拉班德、加沃特、旋律和里戈顿。

7.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的核心是3部_____和4部_____。

【答案】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

【解析】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其音乐创作的核心是3部交响曲和4部钢琴协奏曲。

8. “音色音乐”著名的作品有:布列兹的超现实主义作品《_____》、利盖蒂的《_____》和潘德雷茨基的《_____》,后两部作品运用“音块”手法写作。

【答案】无主之锤; 大气; 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解析】将静止的、具有粗糙的打击乐效果的音簇流动起来,变为“音块”、“音带”或“音团”,以之作为音乐的基本材料,这种音乐被称为“音色音乐”。代表作品有布列兹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无主之锤》、利盖蒂的《大气》和潘德雷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9. 电子音乐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具体音乐、_____和计算机音乐。巴黎、和米兰先后建立了电子音乐研究中心,德国作曲家_____创作的《电子音乐练习曲I&II》和法国作曲家布列兹创作的《电子之诗》是电子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

【答案】合成器音乐; 科降; 斯托克豪森

【解析】电子音乐是指不仅在演奏上,而且也在作曲上利用电子手段而形成的音乐,电子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计算机音乐。巴黎、科隆和米兰先后建立了电子音乐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练习曲I&II》和法国作曲家的《电子之诗》。

10.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主要成就体现_____和_____领域。

【答案】交响诗; 歌剧

【解析】贝德里希·斯美塔那是19世纪的捷克作曲家。其主要成就是明确了发展民族音乐的方向,创造出19世纪捷克音乐最初的一批优秀之作,特别是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名词解释

11.卡农曲

【答案】卡农(canon )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ata ),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risposta )。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程或各种顺序进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 ), 狩猎曲(caccia )和追赶曲(catch ),14~17世纪赋格(fuge )成为卡农的称谓。

12.舒伯特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主要创作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被誉为“德奥艺术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鱼》《野玫瑰》《菩提树》《魔王》等。写有9部交响曲、大量钢琴奏呜曲和室内乐作品,并且创导了浪漫主义抒情钢琴小品如“音乐的瞬间”。

13.喜歌剧

【答案】诙谐幽默的歌剧。产生于18世纪的意大利,题材轻松活泼,取材于日常生活,主角为平民百姓,往往描写主仆关系等,情节幽默滑稽,音乐简短质朴,以说白和对话取代宣叙调。1733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紧接着,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发展了各自的喜歌剧。

14.牧歌

【答案】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 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 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15.《普尔切内拉》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音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