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11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肖邦创作的钢琴音乐体裁中,_____与波兰民间音乐的联系最为密切,夜曲在规模和内涵方面都发展了菲尔德创制的初貌,_____由原先赋格前的附属品脱离出来,_____则从奏鸣套曲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型钢琴音诗。

【答案】马祖卡,前奏曲,谐谑曲

【解析】肖邦创作了马祖卡、夜曲、前奏曲、谐虐曲等钢琴音乐体裁。马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曲玛祖卡和玛祖列克流传到法国后的通称。夜曲是菲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肖邦把它发展为一种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后由原先赋格前的附属品脱离出来。谐谑曲则从奏鸣套曲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型钢琴音诗,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

2. 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_____,起源于法国,北部地区称为_____,南部地区称为_____。

【答案】游吟诗人; 特伦威尔; 特罗巴杜尔

【解析】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游吟诗人,发源是法国南部。北部的游吟诗人被

称作特伦威尔,以奥依语写作; 南部的游吟诗人被称作特罗巴杜尔,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写作。

3. 巴赫写作古钢琴音乐的目的是为了_____。《平均律钢琴曲集》有2集辫8首,每一首都由同一调性上的_____和_____组成。

【答案】教学; 前奏曲; 赋格

【解析】古钢琴是巴赫重要的创作领域,创作目的是为了教学。如1720~1722年间在克滕写的创意曲、法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以及更早一些约1715年写的英国组曲都是为古钢琴教学用。其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每一首均由同一调性上的前奏曲与赋格组合成套。

4. 海顿出色的宗教声乐音乐有_____体裁和两部清唱剧作品《_____》和《_____》。

【答案】弥撒曲; 四季; 创世纪

【解析】海顿一生的作品颇丰,宗教性作品在海顿的创作中占据不小的比重,包括大量的弥撒曲、康塔塔和清唱剧。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是海顿一生中的杰作,完全可以和晚期的交响曲与四重奏相媲美。

5. 奏鸣曲式由_____、展开部和_____构成,_____的调性频繁转换,极其不稳定。

【答案】呈示部,再现部,展开部

【解析】“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展开部的调性频繁转换,极其不稳定。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6. 巴赫的教堂康塔塔通常以四声部的_____合唱结束,而世俗康塔塔则不包含这个部分,他的世俗康塔塔作品有《_____》。

【答案】众赞歌,咖啡康塔塔

【解析】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体裁有宗教,也有世俗的。在教堂康塔塔中,众赞歌是位于套曲末尾的总结性合唱曲。而巴赫的世俗康塔塔作品有《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

7. 古典主义时期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前古典时期”是从巴罗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阶段,音乐风格以_____风格为代表,以喜歌剧体裁的诞生和_____体裁的发展为标志; “古典主义盛期”以“_____”大师们的音乐创作为主要成就。

【答案】洛可可; 键盘奏鸣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包括两个历史阶段:“前古典时期”和“古典主义盛期”。“前古典时期”也称“后巴罗克时期”,是从巴罗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过渡的阶段,音乐风格以洛可可风格为代表,以喜歌剧体裁的诞生和键盘奏鸣曲体裁的发展为标志; “古典主义盛期”也称“维也纳古典时期”,以“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们的音乐创作为主要成就。

8. 中世纪德国恋诗歌手时代始于12世纪,14世纪以后,恋诗歌手的传统由工匠艺人名歌手所继承,他们的诗歌采用“巴尔形式”构成,即诗歌的结构为_____形式。

【答案】AAB

【解析】12世纪德国开始出现方言抒情歌曲,在德国被称为“恋歌”,歌唱这邺歌曲的歌手被称为“恋诗歌手”。他们的诗歌采用AAB 的“巴尔形式”,歌词的开始两行建立在同一旋律的反复(aa ),新的旋律(b )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

9. 在莫扎特有编号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中,第_____交响曲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风格,被称为“朱庇特”,第_____交响曲优雅伤感,具有作曲家的典型气质。

【答案】41:40

【解析】在莫扎特最后三部交响曲中,第41交响曲是最后一部交响曲,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风格,被称为“朱庇特”。第40交响曲优雅伤感,具有作曲家的典型气质,被喻为莫扎特的“命

运交响曲”。

10.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_____》、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勋伯格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的配乐诵唱作品《_____》是表现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他的十二音作品有歌剧《_____》和反战性的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

【答案】升华之夜; 月光下的彼埃罗; 摩西与亚伦

【解析】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10部作品,包含歌曲、两首标题器乐曲和几首纯器乐曲。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等。《期待》、《幸运之手》和《月光下的彼埃罗》是表现主义的杰作,其中《月光下的彼埃罗》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十二音作品有歌剧《摩西与亚伦》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华沙幸存者》。

二、名词解释

11.雷电一暴风雨;

【答案】

12.迪费

【答案】15世纪勃良地乐派的代表作曲家,现存200多首作品,涉及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等体裁。弥撒曲《武装的人》开创了以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先河; 经文歌多为等节奏经文歌,尚松多为爱情题材。迪费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新艺术”的成就,启示了佛兰德乐派的创作。

13.赋格曲

【答案】赋格曲(fugue )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它是17世纪在利切卡尔和坎佐纳等音乐体裁上发展起来的。赋格曲有二至六个声部,一般常见的是三或四声部,一首完整的赋格曲由主题、答句、对句及插入句四个部分组成。赋格曲的代表作曲家是巴赫,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将该体裁发展推到了顶峰。

14.《魔笛》

【答案】莫扎特根据席卡内德所编台本写作的两幕歌唱剧,1791年首演于维也纳。剧情为:塔米诺王子奉夜后之命,前去营救夜后之女帕米娜,历经磨难,二人终成眷属,塔米诺的随从帕帕盖诺也找到了伴侣。此剧多处影射共济会精神和当时的奥地利政局,在音乐风格上成功融合了意大利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和德奥歌唱剧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古典歌剧作品。

15.标题交响曲

【答案】带有文字说明或者与文学或绘画作品相联系的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各乐章都有作曲家亲自写作的文字说明,以指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标题交响曲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