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917中外音乐简史[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文歌

【答案】形成于13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语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2. 《叶甫根尼•奥涅金》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歌剧,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撰脚本,剧情大意为:贵族青年奥涅金拒绝了钟情于他的塔姬雅娜的求爱,而向塔姬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献殷勤,在与奥尔加的爱人连斯基的决斗中,击毙了连斯基。奥涅金远走他乡若干年后返回,在舞会上重逢塔姬雅娜,求爱不成悻悻离去。歌剧以抒情的笔调,对人物进行了细腻透彻的心理性格描绘,是作曲家富于特色的心理歌剧。

3. 《弥赛亚》

【答案】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歌词由詹宁斯根据《圣经》撰写,1742年首演于首都柏林。弥赛亚意为“受膏者”,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讲述了耶稣的一生,共3部54曲,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著名的段落如“耶稣诞生预言”、“哈利路亚”等都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4. 卡农曲

【答案】卡农(canon )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ata ),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risposta )。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程或各种顺序进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 ), 狩猎曲(caccia )和追赶曲(catch ),14~17世纪赋格(fuge )成为卡农的称谓。

5. 偶然音乐

【答案】偶然音乐(chance music)又称为机遇音乐(aleatory music),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兴起的。偶然音乐追求音乐的不固定性,即兴表现音乐内容,获得偶然的音响效果。它允许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作种种随心所欲的想象和发挥,可以有乐音,也可以有噪音,如咕噜声、金属

声、敲木头块声、击打琴弦声与琴体声等,以寻求偶然的音响效果。这种音乐与严格控制的序列音乐相反,是作曲家把偶然的、不确定的以及事先未设计好的因素带到音乐创作和表演中,让演奏家在表演时即兴参与创作。但是这种特有的即兴演奏与创作方式与古典音乐中协奏曲的即兴片断和爵十乐的即兴性质不同,偶然音乐的音乐材料、音源是生活中的一切声音,有时还可能是无声。

偶然音乐的创始者是美国的凯奇,另外美国作曲家费尔德曼、布朗和沃尔夫等也追随凯奇的偶然音乐思想,他们致力于创造不同于以往任何风格的音乐。因此,他们也常被人们称为“纽约乐派”(New York School)。

6. 旋律

【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7. 利盖蒂

【答案】奥地利籍匈牙利作曲家,曾就学于李斯特音乐学院,在科隆电子音乐实验室工作过。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管弦乐曲《幻影》和《大气》为其树立国际声誉,作品都以巨大的微复调织体创造出精细微妙的音色层次变化,代表作还有《安魂曲》、室内管弦乐《分支》和电子音乐作品《滑奏》等,是巴托克之后最重要的匈牙利作曲家。

8. 舒曼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写作大量钢琴小品套曲,如《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等,都带有主观幻想因素; 艺术歌曲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与作曲家的生活感受有关。还写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等。

9. 《被出卖的新嫁娘》

【答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三幕歌剧。剧情叙述青年叶尼克与玛申卡相爱,但媒人用三百金元诱惑叶尼克出卖自己的新娘,欲使玛申卡嫁给财主的痴呆儿子,叶尼克将计就计,与玛申卡终成眷属。这是斯美塔那民族歌剧的杰作,以捷克语撰台本,用宣叙调演唱,有浓郁的波希米亚风格。

10.威尔第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其歌剧创作代表了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历史,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同时,兼收并蓄,吸取同时代歌剧革新的成果,极大增强了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性。代表作《弄臣》《茶花女》《阿伊达》《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

11.弗朗克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交响诗《风神》、一些宗教音乐和室内乐作品。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就最高的作品。创作有清唱剧《至福》、《赎罪》、运用“循环形式”写作,是其成

12.布里顿

【答案】英国作曲家。年少时从布里奇学习音乐,1945年因歌剧《彼德. 格莱姆斯》的上演确立国际声誉。主要音乐成就在声乐音乐方面,除歌剧《比利·巴德》、《旋螺丝》外,还有清唱剧、合唱曲和大量歌曲,管弦乐作品较出名的有《安魂交响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创作风格以传统音乐风格为基础,融合20世纪各派之长。

二、简答题

13.简述瓦雷兹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瓦雷兹(E.Varese , 1883~1965),美籍法国作曲家。

(2)代表作品

管乐与打击乐《超棱镜》《积分》,十三件乐器的《电离》,长笛独奏《密度21.5》,电子音乐《沙漠》《电子音诗》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创新观念上对西方音乐影响最大的音乐家之一。受未来主义的影响,把音乐的“乐音”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范畴,超出了巴赫以来所运用的十二平均律,也超越了勋伯格十二音列作曲技法,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乐器的演奏范围。他的作品中,音乐构思的起点不是和声、旋律和曲式,而是“音”,从而拓宽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为后人的探索开辟了道路。

②他借助新出现的电子设备,创作了《电子音诗》等电子爵乐作品,使用噪菏和电子手段,把音色、音响提到首位,这种对音响效果的独特尝试对战后的音乐风格具有重要影响,他的作品也成为电子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4.简述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异同。

【答案】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延续,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运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音乐文化来构思音乐,进行创作。但是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形态变异的影响,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相比,又有了新的发展,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音乐内容的表达上: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采用歌颂的笔调,重视本民族历史、人民生活、传说和文学中的记述; 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在讴歌民族内容和本民族人民生活诸方面的深度较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有所减弱,作曲家关注的是民间音乐本身的内涵,重视对民间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