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15心理学基础(学校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

A. 迷失方向

B. 错用方法

C. 措手不及

D. 产生焦虑

【答案】A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 师与生

B. 学与教

C. 德与智

D. 身与心

【答案】B

3. 皮亚杰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年龄小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与坏,很少考虑到行为的( )

A. 方式

B. 结果

C. 动机和目的

D. 习惯

【答案】C

4. 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的结合方式可将概念划分为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 )。

A. 具体概念

B. 初级概念

C. 关系概念

D. 日常概念

【答案】C

5. 学习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这种变化( )。

A. 都可以直接观察到

B. 都不可以直接观察到

C. 既有生理成熟的,也有心理发展的

D. 既有可以观察到的,也在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答案】D

6.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7. ( )根据对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著名的“教学机器”,并设计出“程序教学”方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答案】C

8. 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学习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通用策略

D. 宏观策略

【答案】A

9.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10.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B

11.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 )。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考点】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不同的认知方式的掌握理解程度。分类标准不同,则认知方式不同,根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影响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根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根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从这道题的题目可以看出来,考查的既不是是否受环境影响也不是信息加工的深度而是认知的速度,题干表明说的是认知速度比较慢的用更多时间思考的,所以,排除ABC 。

12.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

A.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