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718行政学原理之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管理层次
【答案】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小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 特种监督
【答案】特种监督指行政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如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其中,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经济监督的一种活动,它有权依法对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同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核、稽查的活动。
3.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之研究》
【答案】伍德罗·威尔逊,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也因此被认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
①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力一面。
②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③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这一观点后来被古德诺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论及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尽管《行政学之研究》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一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因其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因而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
4. 数据库
【答案】数据库是对来自异地、异构的数据源和各种数据库的数据经加工后在一种称为数据库的存储地存储、提取和维护的一种存储方式。数据库提供集成化的和历史化的数据、集成种类
不同的应用系统、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供信息化和分析处理之用。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包括联机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挖掘。因此,数据库既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存储机制,也是一个信息资源分析、处理的支持决策系统,基于数据库的行政信息存储将会成为主流的存储方式。
5. 公共危机的五阶段模型
【答案】米特罗夫(Mitroff )提出五阶段模型,将危机管理分为五个阶段:①信号侦测阶段(SignalDetection )即识别新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 ②准备和预防阶段(Preparatidla&Prevention,组织成员搜索已知危机风险因素尽力减少潜在损害; ③损失控制阶段(DamageContainment )即危机发生阶段,组织成员尽力使其不影响组织运作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环境; ④恢复阶段(Recovery ),尽可能快地让组织运作正常:⑤学习阶段(Learning ,即组织成员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整理使之成为今后的运作基础。
6.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二、简答题
7.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
【答案】英国凯恩斯干预主义理论在西方盛极一时,产生很大影响,山此形成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要全面增强国家的作用。政府不应仅是社会秩序的消极保护人,还应是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特别是要熟练和有效地利用政府财政职能影响经济发展。
(2)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国家的宏观管理,市场经济会成为万恶之源,资源也会遭到毁灭和破坏。
根据凯恩斯干预主义理论,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运用和强化政府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
8. 简述利格斯提出的行政模式的三种形态。
【答案】美国学者利格斯于1961年出版《公共行政生态学》一书,创立了行政生态学。书中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光谱分析上的概念,从社会经济出发,将行政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生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政治与经济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衍射型是工业社会的行政生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 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 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沟通渠道发达; 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
(3)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行政生态,它既具有融合型的一些特征,又具有衍射型的一些特征,具体说就是政府的制度、法规不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己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 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出现。
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该生态模式理论通过比较确定各种行政类型的特质提供了一种研究框架。正确理解这种特质,对任何一种类型的行政制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9. 法制行政的基本原则。
【答案】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受到由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权力主体的监督,而约束和监督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是有一定规范性的。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则如下:
(1)行政行为必须适合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即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既定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相抵触。其含有以下几层意思:
①在既定法律或法规有效期间,即其未被停止或废止之前,行政行为须适合其规定;
②一切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政命令、行政决定等都不发生效力;
③下级行政机关不得抵触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或命令;
④除特别法明确规定例外,行政须自动适应法律或法规规定。
(2)行政命令不得代替应以法律规定的诸事项,即由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明文规定的诸事项,不得以行政命令代替,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更或修改,由制定单位按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命令不能代替。
(3)行政裁量须适合法规和适当,即在法律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方面,行政裁量也必须根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精神,符合其通则,并不得与其他法规规定相抵触。同时,行政裁量必须符合公益目的和通常事理,即适当。
(4)通过对不法行政的监督和矫正,来保障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以行政救济制度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在不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条件下,通过申诉、诉愿和行政诉讼等制度,使受害者的权益得到维护;
②在国家或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监督权的运用,来保障法治行政的主旨,追究行政责任,维护宪法精神和法律制度。
10.简述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内容和方法。
【答案】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概念的含义。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常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