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814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
【答案】电子政务是基于Internet 的电子化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屯子政府或电子化政务。电子政务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政府改革的产物。
2. 政府雇员制
【答案】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以契约形式聘用、管理某些专门技术人才及承担部分临时性、勤务性工作的人员的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以劳动合同为主要手段,来界定、规范和调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日的是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组织形式的完善,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公共产品。
3. 程序性决策
【答案】程序性决策又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发生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以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程序性决策要求必须按照规则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予以决定。在没有规则可循的情况下,必须有先例可供参考。程序性决策一般都不是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
程序性决策的特征是:决策的目标内容往往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其结构比较稳定,有明确的成效标准,一般由低层次的决策者沿用惯例或套用数学模型进行处理。
4. 行政职能扩张
【答案】行政职能扩张是指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即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过产业革命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为适应这种变化,小断扩大对内对外职能,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殖民地瓦解,国内社会矛后激化的困境,对政府提出犷超越传统的新要求,政府中的行政权力因此不断膨胀。以美国为代表,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分立的国家体系不再均衡,同时,行政系统逐渐具有了类似立法和司法裁判的行政立法权和行政裁判权。这种现象就是行政职能扩张。行政权力体系与其他权力体系相比较,更多的直接介入到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之中,成为国家中最为活跃、最强有力的一个力量,这样一种国家现象被学者称为行政国家。
5.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政策,其核心在于整合,即将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的战略整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战略的实现。依据学者亨得利和皮特格罗夫的观点,战略
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四层含义:①强调战略规划的作用; ②依据战略规划设计并管理人事体系; ③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活动要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 ④将组织的人力资源视为实现组织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6. 政府绩效
【答案】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政治绩效; ②经济绩效; ③社会绩效; ④文化绩效。政府绩效是对政府行为效果的衡量,它包含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果和效率,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
7. 行政领导者责任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其内容包括:①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领导者因违反特定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遭受的谴责与制裁。②工作责任指行政领导者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对成败的个人担当。③法律责任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8. 绩效导入
【答案】绩效导入就是进行绩效培训,为能保证绩效的持续改进,必须通过培养使管理者和员工具备相应的额能力。绩效导入一方面可以增进管理者和员工就绩效管理的了解,尽可能减少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和由此造成的不良绩效; 另一方面可以让管理者和员工掌握绩效管理的操作技能,例如如何设定绩效指标、如何评分、如何进行绩效沟通等,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绩效培训时,组织应根据员下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流程。
二、简答题
9. 简述我国法治行政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答案】作为法治国家的重要部分,法治行政建设已成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1)法治行政的原则可概括为:
①法律优先原则。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与法律相违背;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或相冲突。
②程序公开原则。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要公开; 同时,行政行为中涉及到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也要公开。
③权力监督原则。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重要的但又是容易被滥用的一项权力,因而制约权力的核心首先是依法监督行政权。
④法律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权利受到损害时必须要有公正的救济机制; 政府行政组织必须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实施的行政行为有向法院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
(2)据此,《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法治行政建设的目标:
①完善依法行政体制
就依法行政体制而言,应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 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政府各部门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②加强依法行政主体建设就依法行政主体而言,应做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得到巩固,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治氛围; 依法行政的能力与依法行政实践相适应,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③完善行政法律制度
就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而言,政府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能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能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④强化法律实施和科学决策
就法律实施和行政决策而言,应做到:法律、法规、规章能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能得到及时反映; 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⑤强化行政权力监督
就权力监督和纠纷化解而言,应做到: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政府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有力,行政监督效能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高效、便捷、成本低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总之,法治行政建设的目标需要在遵守法治行政建设原则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原则设计和遵守是实现法治行政目标的关键。
10.现代法治行政的特征主要有那些?
【答案】现代法治行政是进取的、有为的、发展的行政,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制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现代法治行政的主要特征如下:
(1)现代法治行政与民主自由相互促进。指现代国家是法制的国家,也是民主自由的国家。民主自由应以法治行政为界限,法治行政则是为了保障和扩大民主自由。
(2)现代法治行政是积极主动的行政。指现代法治行政是“法律规范行政”与“法律适应行政”相统一的一种行政观念、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
(3)现代法治行政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指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必须有法律依据或不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