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法学院F1902政治学综合(中国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
【答案】①理性主义是指正式或非正式的把理性选择模型应用于国际关系问题,诸如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或博弈论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理性选择强调的是行为体怎样试图使其利益最大化,以及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这些利益。②建构主义是指针对理性主义以为既定的客观事实,从社会学的视角区分了具有物质属性的自然事实和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建构的社会事实,认为社会事实的形成乃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它们并不是既定的,而是取决于观念因素的研究方法。这种观念不是指个人观念,而是指“集体意向”,即共有的观念或文化。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构主义研究途径的主旨就在于说明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怎样建构了社会事实。
2. 公共外交
【答案】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善意的行为和话语赢取别国民心的一种外交形式。这种外交的宗旨是通过塑造本国良好形象和改变他国政府与人民看法的方式来推动本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其形式包括对外援助、人员互访、信息交流、文化传播和媒体宣传等。
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订了该条约。该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4. 民主和平论
【答案】民主和平是指民主国家间无战争,有两个主要论点:①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 ②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有关这个理论的讨论,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纯学术的,即在理论上这个命题是否能成立,是否能得到检验; 另一个方面是现实性的,即西方国家的安全是否与民主的传播息息相关,是否如某些持“民主和平论”观点的决策者所认为的那样,实现普遍的民主是阻比战
争发生的根本途径。这后一个方面,实际上关系到了冷战结束后一些大国所推行的国际安全战略。
5. 民族融合
【答案】民族融合是指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也指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融合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 ②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6. 国际体制
【答案】国际合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对行为体的共同利益与决策模式起规范作用所谓国际体制,人们通常都接受斯蒂芬·克拉斯纳的界定,即在国际关系的一定领域中汇聚了行为者期望的一组明确或含蓄的原则、规范、法则和决策程序。
7. 国际体系
【答案】国际体系又称世界体系,包括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表现为行为主体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发展等经济政治活动中进行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抗与合作,主要反映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国际体系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不平等性的特点。
8. 自由制度主义
【答案】自由制度主义,亦称经济跨国主义或相互依赖模型。这一学派强调的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这种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之内确立和维持秩序的基础。按照这一理论的假定,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已成为当代世界的界定性特征。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赖,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可能。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和约瑟夫·奈。
二、简答题
9. 简述肯尼斯·华尔兹的“越多可能越好”命题的内容。
【答案】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针对核扩散问题就提出了一个“越多可能越好”的命题。华尔兹的命题包括5个要点:
(1)核武器是在传播(spread )而不是在扩散(proliferate ,此词亦有“增殖”的意思,“核扩散”概念用的就是这个词),只有在核武器国家纵向地增大其核武库的时候,才算是核扩散(增
殖);
(2)核武器在横向传播的时候只能是很缓慢的,这种慢速对于变幻不定的国际条件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幸运的;
(3)缓慢的传播比不传播和快速传播都好;
(4)新的核武器国家会感到核武器加给它们的约束,从而具有责任感;
(5)随着国家的威慑与防卫能力的增强,战争的可能性将下降,负责任地运用核武器将使战争很难发生。
总之,华尔兹认为核扩散可以使国际关系更稳定。
10.简述经验主义的知识与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答案】(1)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①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和解释国际事务是至关重要的。
②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内容
概括地讲,经验主义知识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a. 国际体系的主要历史发展(例如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演进,单极、两极和多极格局的史替,国家间结盟的兴衰,国际体制的形成与影响,全球化与全球政治的出现等);
b. 主权国家及其对外政策(例如国家间的双边与多边互动,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国家为追求对外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工具等);
c. 国际冲突与战争(例如冷战、海湾战争、以巴冲突、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
d. 重要的跨国合作(例如在国际反恐、军控、环境安全、人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e.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的现状与作用(例如海洋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海合作组织、欧盟、联合国等);
f. 国际经济互动关系的性质与作用(例如地区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危机等)。
(2)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①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
概念与理论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理论解释。如果说前一种知识是回答国际关系“是什么”,那么这种知识回答的则是国际关系的“为什么”。在分析国际关系的过程中,概念与理论知识可以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现实的知识架构。正如地图能够指引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理论知识对于指导我们分析国际关系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②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内容
国际关系学中的概念与理论知识大体上包括这样几部分:
a. 核心概念(如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相互依赖、国际体系、规范与制度、观念建构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