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30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之国际政治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际政治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2. 非传统安全
【答案】非传统安全,又称“新的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 具体说,是指近些年逐渐突出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安全威胁。
3. 生态战争
【答案】生态战争是指带有敌意地蓄意破坏别国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敌对国家的生态环境,给敌对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大量投放化学制剂破坏越南的森林,就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战争行为。一般来说,使用生化武器进行战争,就是进行生态战争。核战争说到底也是生态战争。核战争的最终结果,即“核冬天”,其实就是地球生态环境的毁灭。
4. 民族分离主义
【答案】分离主义是指一种目标是从现存的主权国家中分离出一部分领土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思想倾向和社会运动。分离主义的核心推动力一般是来自该国内的某少数族群,并且该族群有自己的集体认同和自己宣称的家国领土。一般是指国内少数族群针对其所在的主权国家的单方面要求分离的行为,其正式表现方式一般是单方面宣布独立(可以是通过在其主导地区的全民公决支持独立的方式或在选举中选出主张分离主义的政府的情况下宣布独立),而其分离成功的标志一般是新政权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正式承认而且成为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分离主义的要求广泛存在但真正取得最后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
5.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在途径上与行为主义是一致的,包括经验观察、科学实证、知识积累等要素的一种研究方已答法。作为一种“范式”,实证主义有四个基本假定:①科学是一个整体,
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非自然科学领域,都应适用相同的方法; ②事实与价值是有区别的,在理论之间,事实是中性的; ③社会领域像自然界一样也有规律性,运用寻找自然规律的大体相同的方法,就能够“发现”这些规律性; ④确定陈述是真的方式,依赖于对事实的检验。实证主义的方法,体现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6. 民族国家
【答案】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7. 旧外交与新外交
【答案】①旧外交是指19世纪开始到19世界末的外交,通常被称为“古典外交”或传统外交。这一阶段的外交有四个重要特点:a. 通行反映贵族政治特点的繁文褥节; b. 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外交官享有较大的决定权与灵活性; c. 外交活动基本上是由少数人秘密进行的; d. 外交活动主要为双边外交,以互派使团为特点。②新外交是指从19世纪末开始,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民主进程的发展,外交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特点是增大了公开性和民主参与,更多地强调了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并且强调了各国对国际事务的平等参与。
8. 跨国行为主体
【答案】跨国行为主体是指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员组成的、通过自己的对外行为来影响国际政治进程的跨国组织。其组织形式和成员构成是跨国的,更为重要的是,跨国行为主体已经具备了国际行为主体的四个基本特征,在国际事务中能够依据自身的行为能力发挥职能作用。跨国行为主体是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即属于非国家行为主体,但不是所有的非国家行为主体都是跨国行为主体。
二、简答题
9.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制裁能起作用吗? 为什么?
【答案】当代国际关系中对别国实行经济制裁很难有成效,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条:
(1)经济关系不同于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交换,而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互利。 ①制裁是指中止:交换,而中比交换的结果,是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就这一点而言,制裁者至少在经济上不可能有利可图,而这正是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为什么会反对政府进行经济制裁的主要原因。
②实施经济制裁的国家通常所谋求的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利益。从美国的制裁原因看,
就没有一项是基于经济的考虑。任何一个国家以“亏本”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是不能长久的。
(2)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受制裁的国家通常有广泛的选择余地。
①受制裁国家在失掉一些经济关系之后,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合作伙伴。所以,制裁者在主动放弃自己的市场的情况下,充其量只能给受制裁者造成暂时的困难,这是就单一国家所实施的制裁而言。
②如果是全世界国家的共同制裁,诸如像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的那种制裁,情况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集体性制裁,确实可以给受制裁者以极大的经济打击。但它的政治效果也是有疑问的。事实上,即使是就伊拉克式的事例而言,制裁也没有完全切断它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因为看得见的手是无法完全束缚住“看不见的手”的。对于业已形成的全球性的经济网络,任何力量都无法做到把一个国家从网络中完全隔开。
10.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恐怖主义组织采取恐怖行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对政治进程施加影响,改变政治现状。它们的行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滥杀无辜造成恐怖气氛,间接影响政治进程; 另一种是通过打击既定目标,直接改变政治进程。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1)就国际关系而言,恐怖主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例如,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起因于奥国皇储弗朗兹·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这起暗杀是由民族主义学生普林西普执行的,但整个行动却是由塞尔维亚战争部情报处精心组织和支持的。这一事件导致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并进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恐怖主义有可能成为触发突然事件的导火索。
例如,1994年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乘坐的飞机在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机场上空时,突遭地面火力袭击而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无疑是一次恐怖事件。事件发生后,在爱国阵线控制的地区,图西人以牙还牙,大肆屠杀胡图人。民众随后大量涌入邻国,涌入邻国的难民,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卫生状况极差,造成瘟疫流行,又使得十多万人死于霍乱和痢疾。除了这些直接的后果之外,大屠杀也给两个部族造成了深深的仇恨心理。
(3)恐怖主义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大国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
恐怖主义使国际政治的主要议程转向反恐; 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阻; 使国际间文化冲突加剧; 使大国关系调整。
对恐怖主义的影响不能高估,因为从长远来看,恐怖活动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进程的。总之,恐怖主义严审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和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11.简析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与活动特点。
【答案】(1)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