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用膨胀

【答案】信用膨胀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信用活动过度扩张,超过了生产、流通的实际需要。通常说的信用膨胀,主要指的是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利息率,商业银行扩大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规模、扩大投资规模等都可以使银行信贷总量扩张。银行信用膨胀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推动物价上涨的货币力量。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的扩张,也相当于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信用扩张的结果是货币供应超过实际需要。如果信用过度扩张,造成信用膨胀,就必然使货币供应大大超过需求,出现通货膨胀。

2. 金融工具

【答案】金融工具也称为信用工具。指以书面形式标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和价格,通过法律效力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并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交易的凭证。它作为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媒介,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基本特征,同时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

金融工具种类很多,若按发行者是否为金融机构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如果以投资人是否掌握所投资产的所有权为标准划分,则有债务凭证与所有权凭证这两类;若以期限为分类标准,可以将金融工具分为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前者主要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短期公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等,后者主要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及中长期公债等。

二、简答题

3. 试比较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

【答案】(1)所谓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是指货币供应M 与基础货币B 之比,用m 表示,即:

于是货币供应M 与基础货币B 之间的关系便

此式表示,货币供应成倍于基础货币,这个倍数就是货

币乘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通常把基础货币称为高能货币。

所谓存款乘数是指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从而使银行存款成倍地扩张的倍数,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乘数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是: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而且借款人得到贷款后,会把贷款全部存入银行。另外,不光是中央银行能使银行体系的储备增加,从而导致存款成倍的扩张,公众对持有通货的偏好也能影响银行储备,从而影响银行存款。

(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是有区别的。存款乘数没有考虑银行关于超额准备金的决策及存款人关于持有通货的决策对银行存款的影响,仅仅简单地等于法定准备金率r d 的倒数。货币乘数显然不这样,它全面考虑到了法律规定、银行行为及存款者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全面考虑,让货币乘数具有了一个重要特点: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

从公式M=m×B 可知,当基础货币增加时,货币供应相应地增加,而且货币供应增加量是基础货币增加量的m 倍。如果公众不把货币持在手中而存入银行、银行也不留超额准备金,那么c 和e 便都为零,从而当基础货币增加时,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进入银行存款的扩张过程,货币供应的增加量便等于银行存款的增加量,货币乘数也就等于存款乘数(这意味着货币供应等于活期存款,流通中的通货等于零。但需要注意的是,货币供应中不包括银行储备)。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当基础货币增加时,公众会把增加的通货的一部分持在手中(即c>0), 剩余部分存入银行;银行也会把增加的储备的一部分留作超额准备(即e>0), 其余部分用于贷款发放出去。留在公众手中和银行金库中的这部分基础货币对银行存款的创造毫无作用,根本不会引起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张。因此,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只有一部分(不是全部)对存款扩张发生作用,而另外一部分则原封不动地停留在那里。这样一来,基础货币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量,就必然小于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扩张情况下的货币增加量,这就说明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因为存款乘数是在增加的基础货币全部参加存款扩张情况下的货币供应扩张倍数)。

由于货币乘数小于存款乘数,货币供应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图中,基础货币中的通货部分对存款扩张不发生作用,因此,货币供应中的通货等于基础货币中的通货。

图 货币供应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

4. 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由那些部分构成?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贷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资产,贷款利润的高低与贷款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贷款价格高,利润就高, 但贷款的需求将因此减少。因此,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既能为银行取得满意的利润,又能为客户所接受,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

①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它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也是贷款价格的组要内容。贷款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是基本形式,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贷款利率的确定应以收取的利息足以弥补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为依据。

②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己经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银行收取贷款承诺费的理由是,为了应付承诺贷款的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一定高性能的流动性资产,这就要放弃收益高的贷款或投资,使银行产生利益损失。

③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它

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

④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银行在决定给客户贷款后,为了保证客户能偿还贷款,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 附加条款可以是禁止性的,也可以是义务性的。

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有:①资金成本,又分为资金平均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②贷款风险程度,由于贷款的期限、种类、保障程度及贷款对象等因素的不同,贷款的风险程度也有所不同。③贷款费用,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需要在贷款之前和贷款过程中做大量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发生各种费用。④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借款人的信用越好、贷款风险越小,贷款价格也应越低,与银行关系密切的客户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可以适当低于一般贷款的价格。⑤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为实现该目标,银行对各项资金的运用都应当确定收益目标。⑥贷款的供求装款,市场供求是影响贷款价格的一个基本因素。

5. 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这个定义具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的上涨,不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二,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过程,不是物价一次性上涨;第三,物价上涨多快可以认为是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2)各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都将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看作是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f 而治理好通货膨胀,则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效应。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包括:

①克服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在工业化国家中,大多数人是依靠工资或薪金生活,工资收入差不多就是全部收入。在通货膨胀时期,工资的上涨往往落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工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另外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即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这影响信贷市场的正常运作。治理通货膨胀,可以消除其再分配作用,保证劳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转。

②克服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的上涨使居民和企业的实际储蓄水平降低,即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实际上流入到政府。强制储蓄作用影响了居民和企业实际可用作消费和投资的资本,实际上是通过通货膨胀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这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从而影响市场有效率地运转。

③防止经济社会危机。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界限从而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可能引发社会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运行,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而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急剧下降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防止更恶劣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以免引起经济社会的冲突。

三、论述题

6. 试述“金融深化”论的基本思想、理论贡献与政策含义。

【答案】(1)“金融深化”论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