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814环境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巴斯德效应

【答案】巴斯德效应是指氧对葡萄糖耗量的抑制现象。氧对葡萄糖利用的抑制作用机制是通

的相对含量及

和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实现的。在有氧存在时

,通过电子传递体系被氧化,

不再有

母菌体的生长。

2.

【答案】在最适温度范围内,

温度每升高

系数

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通常在之间。酶促反应的

3. 固氮作用

【答案】固氮作用是指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催化作用下,把分子氮转化为氨,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固氮微生物有根瘤菌属、褐球固氮菌、黄色固氮菌、雀稗固氮菌、拜叶林克氏菌和万氏固氮菌,皆为好氧菌。

4. 光复活现象

【答案】光复活现象是指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可见光下,有一部分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的现象。复活的程度与暴露于可见光下的时间、强度及温度有

关。光复活作用最有效的可见光波长为酶促反应速率可相应提高倍,通常用温度

表示温度每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相应提高的因数。

使丙酮酸还原为乙醇,则乙醇随即停止生成,这有利于酵

二、简答题

5. 生活污水一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淀粉酶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答案】生活污水一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淀粉酶的测定方法如下:

(1)取4支于净的试管,按1、2、3、4(对照)编号,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按表的顺序在试管中加入各种物质;

表 生活污水一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3)将上述试管中的各种溶液混合均匀,记录起始时间(加入碘液算起);

(4)当加入碘液后,4支试管中的液体全呈蓝色,此过程中应使试管中的混合液处于均匀的混合状态,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5)注意观察、记录蓝色褪去的时间(即淀粉酶和淀粉反应完全的时间)即为终点;

(6)计算各试管褪色所需要的时间,分析说明问题。

6. 平板划线法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案】平板划线法主要步骤如下:

(1

)平板的制作。将融化并冷却至约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使凝固成平板。

(2)划线。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活性污泥,左手拿培养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住皿底,拇指和食指夹住皿盖,将培养皿稍微倾斜,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皿盖掀半开,右手将接种环伸入培养皿内,在平板上轻轻划线,划完盖好皿盖,

倒置于

果。

7. 何谓内源呼吸,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内源呼吸期有何优缺点?

【答案】(1)内源呼吸的定义

内源呼吸是指由于外界营养物被耗尽,细菌因缺乏营养而利用贮存物质进行的呼吸。内源呼吸期细胞生长速率为零,而死亡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加快,细胞形态多呈衰退型,许多细胞出现自溶。

(2)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内源呼吸期的优缺点

①优点

在这个时期可以获得既具有较强的氧化和吸附有机物的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

②缺点

处理过的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浓度固然很低,但由于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很差,所需反应时间较长。

8. 何谓水体的富营养化?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具有什么特征?富营养化的诱因和结果各是什么?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使上述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后观察结

潮的现象。

(2)易发生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

水体中无机氮达到

以上和总磷达到以上时,水体会发生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表现在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3)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是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使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

(4)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9. 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答案】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的原因如下:

(1)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的特点

①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代谢活力强,对有机物去除能力高,但相应要求进水有机物浓度高,则出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不易达到排放标准。

②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细胞表面的黏液层和荚膜尚未形成,运动很活跃,不易自行絮聚成菌胶团,沉淀性能差,致使出水水质差。

(2)静止期的微生物的特点

①静止期的微生物代谢活力虽较差,但仍有相当的代谢活力,去除有机物效果仍较好。

②其体内积聚了大量的储存物,强化了微生物的吸附能力,自我絮凝、聚合能力强,在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所以常规的活性污泥法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三、论述题

10.

从细菌数量和种类及原生动物类型等角度分析污化系统各区间的特点。

【答案】当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在排污点的下游进行着正常的自净过程。沿着河流方向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污化带,

例如多污带、

中污带、中污带和寡污带,这是根据指示生物的种群、数量及水质划分的。污化指示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浮游甲壳动物、底栖动物(有寡毛类的颤蚯蚓)、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

(1)多污带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独,含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或无),为厌氧状态。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

产生

和等气体。由于环境恶劣,水生生物的种类很少,以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种类多,数量大,每毫升水含有几亿个细菌。它们中间有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菌种,有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水底沉积许多由有机和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