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12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20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29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37
一、名词解释
1. 功能分区理论
【答案】功能分区理论是指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给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人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的理论。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区位意义。这就要求组织土地利用时,必须按照土地利用的特点来选择相应区位,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以此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3. 土地利用现状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投资主体明确、独立核算、按照一定的程序独立运行,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或己利用土地实施开发整理的投资项目。
5. 系统工程原理
【答案】系统工程原理是一门统筹全局、综合协调研究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的工程技术,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先进思想、
理论、方法和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6. 人地协调理论
【答案】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人类出现以后地球上就己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理论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理论。由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范围的扩大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复杂化,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纯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界,己经基本上成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人化了的自然界。
二、简答题
7.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原则、任务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原则
①依法行政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国家措施,是国家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规范土地开发利用行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规划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并体现国家和政府的意志。
②民主管理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与依法行政原则相辅相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贯彻民主管理的原则,最根本的是实行参与式管理,即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
③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行集中统‘管理的原则,是土地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体现,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土地利用涉及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首先是集中统一规划和集中统一规划管理。
④政务公开原则
政务公开是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化决策、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改善部门形象的一项改革措施,有利于增强土地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管埋效能,完善监督机制,防止腐败行为。
⑤经济效率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也要遵循用最小的投入(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社会综合效果)的原则。
(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任务
①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管理,主要任务是提出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规划草案,协调相关部门用地矛盾,组织专家论证和群众评议,确定规划送审方案等。②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其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规划审查管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规划审查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审核等。
③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
它既包括对违反规划的用地行为进行查处,又包括对下级规划是否符合上级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处理; 既包括由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又包括社会监督,即发动群众对规划实施及其管理活动的监督等。
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保障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从组织、人员、法制、机制、科技等各方面创造和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进行必要的基础管理。
(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方法
①行政的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采用命令、指示、规定、制度、计划、标准等行政方式来组织、指挥、监督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方法。
②法治的方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和种种具有强制性效力的规程、标准,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从世界范围来看,法治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最通行、最基本的方法。
③经济的方法。是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通过经济杠杆,运用价格、税费、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促进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要自觉运用经济机制,宏观调控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缺一不可。
④社会的方法。是指发动社会大众参与规划的制定,监督和维护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处理各种关系。通过公众参与,可以集思广益,比较准确地表达社会需求,减少决策失误。
⑤科技的方法。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目前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应用较多的现代科学技术是“3S ”技术,即遥感(C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 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技术。
8.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启示?
【答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1)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问题
①资源和环境保护理念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应当转变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综合性空间规划。我国应在以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加大土地利用规划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结合力度,加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保护作用。
②民主理念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势在必行。一是规划的编制要尽可能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县乡级规划; 二是规划一经批准,一定要对外公布,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可、支持。三是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可以通过规划起诉等法律措施来加强监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