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5土地管理综合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镇土地

【答案】城镇土地是指位于城市市区的土地,是和农村土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城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个人和单位依法取得城镇的使用权。

2. 精明增长理论

【答案】精明增长理论是指具有以下各方面特征的规划理论:混合土地用途,紧凑的建筑设计,多样的住宅类型,步行可及的邻近地区,独特的地区认知和地区感受,空地的保护,与现有社区的连接,交通方式的选择,有效性,合作性。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有三条基本途径:充分利用价格手段的引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税收政策的指向作用; 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法规的控制作用。

3. 公路用地规划

【答案】公路用地规划是指依据道路在地面上的位置及其形状和尺寸,依据交通运输任务、车辆行驶要求和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按快速、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在规定的控制点(必经的地点)之间选定路线的布局并设定其位置,确定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各项几何要素,进行道路的平面和立体交叉设计等。

4. 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用地面积的对比及其空间匹配关系,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程度及其生产结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结构,区域土地利用只有建立合理的结构,才能保持一定的土地利用系统的良险循环,从而使得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5. 土地用途管制目标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就是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违法占用,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限制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克服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和地力枯竭,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

【答案】灌溉渠道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灌溉渠道系统规

划包括三个步骤:查勘(包括初勘和复勘)、除测和纸上定线、工程概算和编写渠系规划报告。

二、简答题

7. 简述城镇生活居住用地的布局与规划。

【答案】(1)城镇生活居住用地

城镇生活居住用地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又称作居住用地,即城镇中的生活居住区用地。

生活居住用地的布局与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套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2)居住用地的分布方式

该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基础上,按照居住用地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及其与工业等城市要素的相互联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它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和形态。

城镇居住用地的分布一般采用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从形态上看,主要有团状、星状、组群状、子母状。

(3)居住用地规模及预测

居住用地规模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对象,既要明确居民点现状用地规模,又要预测未来居民点用地规模。

,居住用地规模(F )、居住人口规模(P )、居住人均用地标准(N )之间关系如下:F=f(P ·N )

可依人口规模P 和人均用地标准N 间接预测未来居住用地规模。另外,用地指标法和数学模型法还能直接预测未来居住用地规模。居住用地规模常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预测,并对预测结果加以科学分析,选择其中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较接近实际的一种预测结果作为基准,参考其他结果进行调整、修正,确定一种最佳结果作为最终用地规模预测结果加以运用。

(4)居住用地的平衡

居住用地在生活居住用地中所占比重有很大影响,所占的比重越大就有可能紧缩城镇用地,缩短工程管线,降低建设投资。因此,一般整个生活居住用地的比重以不低于40%为宜。

8. 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筹措主要有哪些渠道?

【答案】(1)与土地有关的各种税费

①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征用土地时,向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②耕地开垦费。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均明确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

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③耕地占用税。凡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缴纳耕地占用税,实行定额税率,财政部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核定了每平方米的平均税额,大体上是从2.5~9.0元/平方米不等。

④土地复垦费。土地复垦费是指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没有条件复垦或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的费用,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后的土地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⑤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或新征的耕地和非耕地应该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2)社会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

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实践表明,产业化能够提高运作效率和系统资源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利用程度,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也可以发展成为农业相关产业群体之一。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必然要求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供给在立足于“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基础上,也需要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条件下实现“投资一收益一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样可以以股份制、合作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广泛地筹集社会资金,并且促使“整理业”和银行业交流与合作,将以前银行业与广泛松散的农户个体之间较弱的联系,通过“整理业”的组织优势而得以强化,为银行信贷资金更有效地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3)农业性资金来源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农业性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用于土地方面。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开发扶持范围主要是土地资源的开发治理、多种经营和科技现代化示范项目等。原则上财政资金的70%用于土地治理项目,30%用于多种经营项目。

9. 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初始目标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的种类; 二是期望值或达到的程度。

(2)进行日标预测

目标预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确定预测的内容和仟务,包括预测的期限、范围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②搜集预测资料,包括初始目标确定所依据的基础资料。

③选择预测的方法。预测的方法有很多,方法的选择应以资料的掌握情况、预测精度要求、预测费用承担能力及预测技术手段的可能性为依据,并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④评审预测结果,主要是分析误差,修正结果。预测是对未来的推测,因种种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