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
【答案】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无利息或利息较低的银行资产。一般包括以下几类: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主要是保持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但由于持有这种资产无收益或收益较低,商业银行一般把它保持在一个最低水平。
2. 货币乘数
【答案】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货币供给总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当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地以1二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量的若干倍数扩张。这种倍数关系用式子表达出来
即
。其中,M 为货币乘数,
3. 外部平衡(hxternal}; quilibrium )
【答案】外部平衡是相对内部平衡而言,主要指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经济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可分为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之间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冲突。二战后,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如米德(J.F.Meade )、丁伯根(J.Tin-bergen )、斯旺(T.W.Swan 、约翰逊(J.G.Johnson )和蒙代尔(R.Mandell )等都曾研究过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认为这两种平衡是有联系的,必须放在一起研究。当外部平衡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支出增减型政策
,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支出; 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 )
,包括贬值和直接管制两方面,前者采用汇率变动政策使国内国外相(expenditur eshifting policy)
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需求转换。而直接管制,即对某些经济部门
,目的也在于将对国外产品的给予优待或限制(如关税、出口津贴、许可证、限额、外汇管制等)
需求转换到国内产品上来。
是货币供给量,H 为基础货币。
4. 派生存款
【答案】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称为衍生存款。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基础上产生。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派生存款的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地在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最终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5.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
【答案】货币替代是指在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出现一定的汇率预期时,公众出于降低机会成本与保持相对高的收益的考虑,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而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的现象。美元化就是一种货币替代。
资产替代是指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结构失衡所引发的公众重新调整其资产组合,减持价值被高估的资产,增持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的套利行为,这里的资产是广义的,它既包括不同层次的货币性资产之间的替代,也包括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还包括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替代。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第一,内涵不同,货币需求函数与资产需求函数的影响变量不尽相同。第二,外延也不同。货币替代仅指本币与外币资产的替代,而资产替代还包括流动性不同的货币资产,以及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之间的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替代可以说属于局部均衡分析,而资产替代则属于一般均衡分析,这一区分对于后面模型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替代所产生的效应不同。货币替代仅影响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侧重于外部均衡方面; 资产替代的影响则远为广泛,不仅涵盖了货币替代的影响,还涉及通胀与通缩、金融危机等整个宏观经济稳定的方方面面。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的联系则是显而易见的,货币替代是资产替代之一种,二者在成因、效应、产生机制、对策等方面均有很多共同之处。
6. 再贴现率
【答案】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时所用的贴现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不足。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再贴现利率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筹资的成本,从而改变货币供给。当经济过热时一般提高再贴现率,反之经济不振时降低再贴现率。其主要缺点是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被动性。
7. 原始存款
【答案】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
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 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 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前一部分属法定准备金,后一部分属超额准备金。
8. 国际收支平衡表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收集并公布各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此,基金组织制订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和基本内容。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即每一笔交易都是以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不。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反映和记录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易时,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项目都列为贷方,或称正号项目; 一切支出项目或负债减少、资产增加项目都列为借方,或称负号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非常复杂、广泛,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也不尽相同,但均包括三个主要项目:①经常项目,反映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的经济行为的项目,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②资本和金融项目。其中资本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金融项目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的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③平衡项目。它反映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差额的项目,主要有错误与遗漏项目。
二、简答题
9. 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答案】(1)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贷款或购买资产所有权的活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媒介是国际长期资本市场和短期资本市场。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可以依据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型:①与实际生产、交换发生直接联系的资本流动; ②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性资本的国际流动,即国际资金流动。
(2)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会产生如下的影响:
①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资本形成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核心问题。引进外资是促进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巨额的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出口贸易和提高国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外资的引进和有效利用,可以拉动对不发达国家本地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拓展不发达国家的市场,提高其市场化程度,不仅对引进外资的不发达国家有利,对作为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