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喀什大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2.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3.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5.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6.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7.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二、简答题
8. “吃、分析、相信、爱、调查、听”都是动词,试从语法功能上对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从语法功能上对动词进行以下分类:
(1)一般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及物动词
吃、听是一般的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作谓语,能带宾语。后面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这些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重叠后变成“吃吃饭”、“听听歌”。
(2)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相信、爱。表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相信”“非常喜欢”。
(3)属于兼类的动词
调查。这类小是单纯的动词,同时还属于名词,既是谓词性的,同时还是名词性的,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比如:“调查报告”“写份调查”。
(4)及物动词
,它也可以像“吃”分析。“分析”后面可以带宾语,比如“分析数据”、“听”一样重叠表示
短暂,可是重叠后很少在后面接宾语,我们一般只说“把这个问题分析分析”。
9.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时的主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0.指出下面句子里的独立语表示的意义,并指出结构上是哪一类的词或短语。
①哎呀,漏水了,怎么办?
②同义词,例如“看”和“瞅”,大都是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
③你想想,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④看来不会下雨了。
⑤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的。
⑥这个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一千人。
⑦小张,快点来。
⑧听说你昨天来过三次。
【答案】①哎呀,漏水了,怎么办?
感叹语,表惊讶、突兀/叹词
②同义词,例如“看”和“瞅”,大都是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
插入语,用于举例/动宾短语
③你想想,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插入语,引起注意/主谓短语
④看来不会下雨了。
插入语,表示推测/中补短语
⑤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的。
插入语,表肯定或强调/偏正短语
⑥这个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一千人。
插入语,表推测/动宾短语
⑦小张,快点来。
称呼语,引起注意/名词
⑧听说你昨天来过三次。
插入语,表示话语的来源出自他人/动词
11.列举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例子说明音素和音位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系统中的最小语音单位,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音位是由一群彼此差别不大没有区别词义作用的音素中概括出来的,一组音位变体中都是由个音素组成,只是选择了由代表性的音素作为着一组音素的代表。
(2)区别
①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质不同,音素也就不同,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 而音位则是从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角度确立的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属性的辨义功能来划分的。这种确立只注意那些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②运用范围不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