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霍兰德认为,常规型的人( )
A. 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程序化的条理性工作。
B. 支配、自信、精力旺盛,喜欢指、劝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C. 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D. 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
【答案】A
【解析】霍兰德认为,在美国社会中主要存在六种人格类型和六种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模式:①现实型的人: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②研究型的人: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的问题。③艺术型的人:想象、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④社会型的人:助人、合作、责任感、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会交往,乐善好施。⑤企业型的人:支配、自信、精力旺盛、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⑥常规型的人: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程序化的条理性工作。
2. 关于导出分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导出分数( ) 。
A. 是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
B. 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
C. 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
D. 不可以与原始分数进行比较
【答案】D
【解析】导出分数是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它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行比较。
3. 某教室的试卷经常超出授课范围,该试卷的( )一定低。
A. 信度
B. 预测效度
C. 内容效度
D. 观念效度
【答案】C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内容是否是所要测量内容的样本。根据题干表述,试卷内容超出授
课范围,即测验内容没有反应授课的内容,因而内容效度一定低。
4. 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鉴定方法的是( )。
A. 病源法
B. 诊疗法
C. 经验标准法
D. 标准参照法
【答案】C
【解析】学习障碍的鉴定有很多途径,其中比较常用的有:①病源法,这一方法主要是由医学界人士所采用,其目的在于探究学习障碍的病源因素,以作为提供有关预防措施的参与。②诊疗法,就是探查儿童心理过程上的优缺点,以作为补救教学的参考。③标准参照法,这种方法所着眼的并不是儿童的心理过程,而是在于了解儿童对某些知识、技能掌握与否。经验标准法是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之一。
5. 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 标准差是10, A 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 ( )。
A.100
B.130
C.125
D.115
【答案】D
【解析】
离差智商公式是
Z=(95-85)/10=1,所以IQ=100+15=115。
6.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高尔顿是最早用测验法研究个体差异的人
B.“心理测验”一词是J.M.Cattell 首次提出来的
C.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用的是标准化测验
D.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A.Binet 编制的
【答案】C
【解析】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但并不是标准化测验。心理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
7.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 )。
A. 内容取样
B. 时间取样
C. 随机误差
D. 评分者误差
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代入计算得
【答案】A
【解析】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两个题目间的差别、两次施测时的情境、被试特质水平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影响复本信度。
8. 通过考查测验( ),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检验。
A. 分数的分布
B. 项目的难度
C. 分测验的多
D. 项目的区分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难度直接依赖于组成测验的项目的难度。通过考察测验分数的分布,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分析。
9. 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是( )。
A. 尚尔登
B. 比纳
C. 波林
D. 卡特尔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10.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是( )。
A. 内部一致信度
B. 折半信度
C. 复本信度
D. 重测信度
【答案】D
【解析】重测信度即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它表示的是测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一致性)。
二、名词解释
11.情境压力测验
【答案】情境压力测验是一种人格测验方式。其特点是运用经过特别设计的情境,使被试产生一种情绪上的压力,然后观察被试如何应付情境,从而了解其人格特征。情绪可以有多种多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