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C.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

2. 项目反应理论=c+/{l+EXP[-1.7a(item response theory)三参数模型公式P (0)(1-C )中,b 表示( )。

A. 鉴别度

B. 难度

C. 猜测参数

C. 被试能力的估计值

【答案】B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单参数模型的单参数是项目难度(b ),双参数模型中的双参数是项目难度(b )和区分度(a ),三参数模型中的第三个参数是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C )。

3. 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收集幼儿智力测验信度资料的最佳方法是(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方差分析法

【答案】C

【解析】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A 项,再测法,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所以不可以使用再测。B 项,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但是这个平行测验很难构造。

]}

4. 对心理评定量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评定量表是评定个人行为的常用工具,是心理卫生评估的重要手段

B. 心理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门诊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身疾病调查以及科研等领域

C. 评定量表依据的是评定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D. 在评定量表中,最常见的是使用5等级评分方法

【答案】C

【解析】评定量表依据的是评定者的主观判断,因此信度和效度都不高。

5.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

A. 百分数

B. 四分位差

C. 百分位差

D. 百分等级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年龄组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6. 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

【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为: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和可递推性。

7. 下列关于项目选择的依据,错误的是( )。

A. 项目的区分度越高越好

B. 项目的难度越高越好

C. 项目的表述是否清楚明白

D. 项目与测验的目的、性质和功能是否相符

【答案】B

【解析】难度是选择项目的指标之一。难度多大为合适并无一个绝对标准,而要根据测验目的来确定。有的要求难一些,有的则要求容易一些,有的可不考虑难度。就是同一张试卷,题目难度也可以不同,只要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符合要求即可

8. 以下情况中,无法使用再测信度的是( )。

A. 所测量的心理特质随个体发育而逐渐变化

B. 遗忘与练习的效果相同

C. 前后两次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不存在差异

D. 目标测验属于人格测验

【答案】A

【解析】再测信度是指计算先后两次测验所得分数的相关来表示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再测信度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因为如果心理特性不稳定,那么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很可能是被试水平的变化所致,而不能说明测量工具是否稳定。

9. 在下列测验中,属于文字测验的是:( )。

A.16PF

B.TAT

C. 罗夏墨迹测验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 ,是文字测验。BC 两项,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属于投射测验。D 项,瑞文推理测验是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

10.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样本越大,区分度越高

B. 题目越难,越有鉴别力

C. 受试者越同质,区分度越小

D. 题目越多,系统误差越小

【答案】C

【解析】A 项,一般来说,样本越大,测验的统计量越可靠,但是样本的大小与区分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样本越大,区分度不一定越大。B 项为了使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似乎应该使所有的项目都保持在0.50的难度最为理想。C 项,被试团体越具有同质性,即个体之间水平越接近,其测题的区分度值就越小。反之,若是施测丁具有较大异质性的被试团体,即使是对另外一同质团体来说区分度很小的项目,也可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D 项,题目越多,信效度越大,系统误差是稳定的,与题目的数量没有关系。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