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学校学院科目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瓦尔拉斯定律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当前效用的最大化,会花光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是否人们的消费决策不是按当前效用最大化原则做出的?

【答案】(1)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体系中,商品和资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相等,这恒等关系就是瓦尔拉斯定律。换言之,瓦尔拉斯定律是指在一般均衡价格模型体系中,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居民愿意供给的资源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2)瓦尔拉斯定律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当前效用的最大化,会花光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而不仅仅局限于当期收入;

②进行投资。人们对当期收入的支配,除了进行消费活动,还可以进行投资活动,从而在将来获得更多的收入;

③留给子女遗产。当人们留下遗产给后代的时候,说明人们不只考虑自己福利最大化,还会考虑到后代的福利水平;

④对货币有特殊的偏好,人们将会把一部分收入以货币的形式贮藏起来。

(3)人们的消费决策不是按当前效用最大化原则作出的,而是进行跨时期消费决策,甚至跨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决策。也就是说,人们追求的效用最人化是总效用的最人化,而不是当期效用最大化。

2. 设某经济只a.b 两个市场。a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

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

(1)当P b =1时,a 市场的局部均衡;

(2)当P a =1时,b 市场的局部均衡;

(3)(P a =1,P b =1)是否代表一般均衡?

(4)(P a =5, P b =3)是否是一般均衡价格?

(5)厂般均衡价格和一般均衡产量为多少?

【答案】(1)当时P b =1, a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分别为b 市场实现局部均衡需满足以下条件:

解得:均衡价格P a =4.5。

,b 市。试确定: 和。

将均衡价格P a =4.5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均衡数量为Qa=5。

(2)当P a =1时,b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ab =20+Pa -P b =21-Pb 和Q sb =-5+4Pb 。

b 市场实现局部均衡需满足以下条件:

解得:均衡价格Ph=5.2。

将均衡价格P=5.2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均衡数量为Q b =15.8。

(3)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因此,判断经济是否实现了一般均衡,需要看a 、b 两个市场是否同时实现了均衡。因此,需满足以下条件:

解得:均衡价格

因此,可以判断出来,

和。 都不代表一般均衡价格。将均衡价

分别代入a 市场和b 市场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

可得均衡数量分别为

3. 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

【答案】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一些信息,但另一些参与者却不拥有;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

(1)市场机制能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犷商品的价格,就可以以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确定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2)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

(3)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4. 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D L =4000-50WSL -50W 。请问: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上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上资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为多少?

【答案】(1)均衡时,D L =SL ,即4000-50W=50W,解得均衡工资W=40。

(2)如果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由,即。

解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3)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

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能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征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

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分别支付5美元的税款,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5. 航空公司被认为是“价格歧视之土”,主要原因是班机座位过期就永远无法售出,因而航空公司有极强的动机实施差别定价以尽可能售出更多的座位。假定某航空公司的目标顾客有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两类,试述该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均衡的定价方法。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航空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1)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②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

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为来自不同乘客群体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且该边际收益与航空公司的边际成本相等,即MC=MRS=MRZ。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此,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