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于清式建筑做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使用斗棋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

B. —般民房只能用大木小式

C.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

D. 小木作包括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

【答案】D

【解析】小木作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中指大木构件以外的非承重的木构件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工作,包括:门、窗、桶扇、栏杆、天花、藻井等。小木作,又称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不属于小木作。

2. 下图所示的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

A. 陕西、云南、广东

B. 山西、广西、福建

C. 河北、湖南、福建

D. 河南、四川、广东

【答案】B

【解析】三图中右图为福建大土楼;中图为广西程阳桥,则左图为山西大院的砖墙。

3. 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商业建筑类型的一组建筑是( )。

A. 商铺、旅店、养济院

B. 商铺、文会馆、酒楼

C. 塌坊、会馆、商铺

D. 商铺、旅店、文会馆

【答案】C

【解析】塌坊是供出租用的货栈称谓;会馆即商贾集会场所,是商业行会的意思。商铺是通

常意义上的百货营销之所。旅店、酒楼也属于商业建筑类型。文会馆为文人雅集场所,养济院属于官办慈善场所。

4.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西安半坡村遗址

D. 西周,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答案】A

【解析】A 项,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是我国最早的廊院式建筑;B 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是首例采用榫卯技术的一座干阑式建筑;C 项,西安半坡村遗址是采用榫卯技术建筑代表。D 项,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了“中国第一四合院”。

5. 九脊殿是指哪一种屋顶形式?( )

A. 庑殿

B. 歇山

C. 八角攒尖

D. 重檐庑殿

【答案】B

【解析】歇山的等级仅次于庑殿,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6. 下面哪座城市被称为“斗城”?( )。

A. 周镐京

B. 秦咸阳

C. 汉长安

D. 唐长安

【答案】C

【解析】汉代在渭水南岸建长安城,涵括了秦代未毁的部分宫殿。受地形限制,城市的外轮廓曲折、附会为北象北斗,南象南斗,俗称“斗城”。全城面积36km2, 有城门12座,城内有八街九陌,五座宫城,168闾里。

7. 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安阳的殷墟。

8. 中国古代塔身的体形,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形成了( )。

A. 连续的韵律

B. 渐变的韵律

C. 起伏的韵律

D. 交错的韵律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的砖塔,逐渐收缩的层层出檐不仅具有渐变的韵律,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变化。

9.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两大特征是( )。

A. 使用当地材料、适应当地气候

B. 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C. 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D. 以风水选址、以伦理组织

【答案】C

【解析】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①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②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10.下列哪座城市是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

A. 唐长安

B. 明南京

C. 明清北京

D. 宋东京

【答案】B

【解析】A 项,唐长安布局特点:多重城墙,宫城、官府、居民严格区分,宫城居中,轴线对称,规整有序的棋盘式路网。CD 两项,宋东京和明清北京城布局特点:三城相套、轴线对称,城市空间布局高度艺术性,都有矩形的城墙,街道平直,城市布局规则。B 项,明南京的特点有:①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皇城区、居民与商业区、军事区分区明确;③城墙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砲成,由长江各省118县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