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西安半坡村遗址

D. 西周,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答案】A

【解析】A 项,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是我国最早的廊院式建筑;B 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是首例采用榫卯技术的一座干阑式建筑;C 项,西安半坡村遗址是采用榫卯技术建筑代表。D 项,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了“中国第一四合院”。

2. 下列关于窑洞住宅描述错误的是( )。

A. 经济适用

B. 少占农田

C. 施工周期短

D. 防火隔声

【答案】C

【解析】窑洞的分类包括:①靠山式窑洞;②下沉式窑洞;③砖砌式窑洞。相对于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窑洞施工周期较长。

3. 清代帝苑的构成要素有( )。

A. 宫室建筑和园囿建筑两个部分

B. 自然的山水和人工的建筑两个部分

C. 山林、湖泊、建筑三个部分

D. 居住与朝见的宫室和供游乐的园林两个部分

【答案】D

【解析】清代的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园林部分位于后面。

4.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由谁委托来华的哪位传教士设计建造的?( )

A. 康熙皇帝,郎世宁

B. 雍正皇帝,南怀仁

C. 乾隆皇帝,蒋友仁

D. 嘉庆皇帝,王志诚

【答案】C

【解析】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园内一组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位于畅春园北界,效仿欧式园林的代表作。圆明园原为雍正的赐园,胤祯继位后作了扩建,并将离宫迁入。乾隆时增建景点题为圆明园四十景,约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长春园北端,命在宫中供职的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监造了欧洲巴洛克式的宫殿组群。于乾隆十二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基本建成。

5. 下列三座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党史陈列馆

B. 重庆大会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C. 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D. 重庆大会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党史陈列馆

【答案】C

【解析】图示三座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位于今天上海市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内,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是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民党市政府官员办公使用的大楼。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中央博物院,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民国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

6. 櫸间斗拱是指( )。

A. 柱头斗拱

B. 补间斗拱

C. 转角斗拱

D. 以上皆不是

【答案】D

【解析】襻间斗拱位于檐内各柱间的,其作用是连接各梁架之间,目的是使构架更稳定。

7. “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形式?( )

A. 湖南,土家族

B. 贵州,侗族

C. 广西,壮族

D. 云南,白族

【答案】D

【解析】中国各民族住宅采用院落形式的主要是汉族、藏族、白族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云南大理白族住宅建筑中的特征,其布局形式也有着“四合五天井”的形式。

8. 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下列哪个规范?( )

A. 历史古迹园林保护规划规范

B.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规范

C.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范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答案】D

【解析】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的规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9. 下列对我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描述错误的是( )。

A. 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木拱架

B. 皖南住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

C. 山西住宅多米用砖墙承重

D. 河南巩县有下沉式窑洞

【答案】A

【解析】住宅构筑类型:北方以抬梁式为主;南方以穿斗式为主,例如白族、彝族;皖南以抬梁、穿斗混合式为主。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抬梁而不是木拱架。

10.高台式楼阁中用于登临眺望的结构层称为( )。

A. 平坐

B. 方城明楼

C. 天宫楼阁

D. 勾阑

【答案】A

【解析】A 项,高台式楼阁用斗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座。B 项,方城明楼为陵墓地宫上的碑亭、马道等建筑形制。C 项,天宫楼阁为内檐装修中藻井的高级做法,排列宫室木样类建筑模型等于升起的天花之中,模拟神话世界情境。D 项,勾阑,即栏杆;栏板、勾片阑杆、寻杖栏杆,或鹅颈椅、飞来椅、美人靠、吴王靠等对应地方和时代营造方式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