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705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干阑”式住房,其主要特征是( )。

A. 多层楼房

B. 底层架空,人居楼上

C. 有宽大的晒台

D. 全用竹材建造

【答案】B

【解析】干阑一词,出自《旧唐书. 南蛮传》,“山有毒草及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干阑的主要特征即是居住层是用支柱架离地面的,需登梯而上。有宽大的晒台和全用竹材建造是云南傣族竹楼独有的特征。

2. 下面哪座城市被称为“斗城”?( )。

A. 周镐京

B. 秦咸阳

C. 汉长安

D. 唐长安

【答案】C

【解析】汉代在渭水南岸建长安城,涵括了秦代未毁的部分宫殿。受地形限制,城市的外轮廓曲折、附会为北象北斗,南象南斗,俗称“斗城”。全城面积36km2, 有城门12座,城内有八街九陌,五座宫城,168闾里。

3. 中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分别属于哪一建筑类型?( )

A. 礼制、政权、教育

B. 礼制、宗教、教育

C. 宗教、教育、教育

D. 宗教、园林、礼制

【答案】A

【解析】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贡院是科举取士的考场,属于政权建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是教育建筑。三类建筑均与宗教及园林无关。

4.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两种,它们是( )。

A. 干阑式和梁柱式

B. 梁架式和斗棋式

C. 穿斗式和抬梁式

D. 干阑式和斗棋式

【答案】C

【解析】木结构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结构体系。木材的优点是分布广泛,自重轻,相对强度较高。缺点是大小限于树木的尺寸,不可能太大,不耐火,耐久性也相对较差。中国古代木构架体系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形式。干阑式、梁柱式都属于抬梁式;斗拱式不成为体系。

5. 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 )。

A. 锢窑住宅建筑群

B. 台窑住宅建筑群

C. 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D. 地坑窑住宅建筑群

【答案】A

【解析】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MAA 旅游景区,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上说它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根据窑群中有铟窑73孔,靠崖窑16孔,可知它是锢窑住宅建筑群。

6. 清代帝苑的构成要素有( )。

A. 宫室建筑和园囿建筑两个部分

B. 自然的山水和人工的建筑两个部分

C. 山林、湖泊、建筑三个部分

D. 居住与朝见的宫室和供游乐的园林两个部分

【答案】D

【解析】清代的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园林部分位于后面。

7. “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形式?( )

A. 湖南,土家族

B. 贵州,侗族

C. 广西,壮族

D. 云南,白族

【答案】D

【解析】中国各民族住宅采用院落形式的主要是汉族、藏族、白族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云南大理白族住宅建筑中的特征,其布局形式也有着“四合五天井”的形式。

8. 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 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 从帝王园囿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 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答案】B

【解析】后期由于佛教哲学与艺术的传入,以及中国社会中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的风格。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至明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四个方面。

9. 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下列哪个规范?( )

A. 历史古迹园林保护规划规范

B.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规范

C.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范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答案】D

【解析】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的规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10.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临潼——姜寨遗址

D.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答案】D

【解析】在周原考古中发现一座西周建筑遗址一岐山凤雏村遗址,它是一座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前堂为6开间,前堂与后室间有廊相接,规模不大,可能是宗庙,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实例。

二、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