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全部是我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项目?( )

A. 九寨沟、中国丹霞、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

B. 三清山、华山、张家界、黄山

C. 黄龙、五大连池、峨眉山、庐山

D. 可可西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武夷山、长白山

【答案】A

【解析】B 项,华山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C 项,五大连池没有收入世界自然遗产,庐山是文化景观。D 项,可可西里、长白山没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 中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分别属于哪一建筑类型?( )

A. 礼制、政权、教育

B. 礼制、宗教、教育

C. 宗教、教育、教育

D. 宗教、园林、礼制

【答案】A

【解析】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贡院是科举取士的考场,属于政权建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是教育建筑。三类建筑均与宗教及园林无关。

3. 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 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 从帝王园囿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 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答案】B

【解析】后期由于佛教哲学与艺术的传入,以及中国社会中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的风格。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

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至明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四个方面。

4. 位于日喀则西一百公里的萨迦南寺采用了城堡建筑形式,与西藏其他寺院形式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

A. 教义影响

B. 政治及防御影响

C. 地理环境影响

D. 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作为寺庙和萨迦政权都城,萨迦南寺的政治和防御影响,形成其城堡状建筑形式。该寺为西藏佛教萨迦派之祖寺,位于日喀则市西南约168公里本波山下重曲河南岸,与已毁之萨迦北寺相对。南寺建于公元1268年,据藏文史料记载,首先建设的是主体建筑底层、内城城墙及角楼,其佘建筑1295年才全部落成。

5. 清代园林兴盛,其中避暑山庄的风格特征是( )。

A. 中轴对称的离宫别馆

B. 集民间园林之大成

C. 皇家气派宏大

D.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答案】B

【解析】避暑山庄虽是宫室殿宇,但都用卷棚屋顶、素筒板瓦,不施琉璃,风格淡雅。园中仿建江南美景名楼,还有一些休息游观性建筑和庙宇,真可谓集民间园林之大成。

6. 帝王陵墓因山为坟始于( )。

A. 汉

B. 南北朝

C. 唐

D. 宋

【答案】A

【解析】汉代已经出现了因山为陵的帝陵,汉文帝的霸陵的因山为陵,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其目的防日后被盗曲,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的帝陵墓。

7. 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从唐代遗留到今天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寺、塔幢及城市宫殿遗址来看,不论是总体布局,还是个体造型,无不是气概雄伟、具有高度的艺术与技术水平、雕塑与壁画极为精美,显示出唐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一个高峰,表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唐代,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8. 苏州园林中苍浪亭之“苍浪”一词出于( )。

A. 《楚辞》

B. 《庄子》

C. 《诗经》

D. 《老子》

【答案】A

【解析】沧浪亭旧址原是五代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的池馆,后渐废。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因被贬而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孙氏园址。在北部土山傍水处筑亭,取名作“沧浪”,“沧浪”一词源自《孟子》和《楚辞》,其中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苏舜钦以此明志,并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之后,沧浪亭屡易其主。

9. 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

A. 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

B. 具备交通优势

C. 具备良好的防卫性

D. 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

【答案】D

【解析】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城市用水对于一个几十万至100万以上人口的都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城市的排水问题,历代实践和记载也体现其建设的重要性。如清世袭承揽沟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沟董”,即绘有北京内城沟渠图。

10.下图所示三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盆顶,平顶,卷棚

B. 盆顶,盏顶,歇山

C. 盔顶,盏顶,卷棚

D. 盔顶,盏顶,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