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814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事前评估

【答案】事前评估又名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评估内容必须包含: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③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其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2.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3.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4.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5. 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

【答案】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又称机关庭院管理,为机关后勤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其管理范围包括机关办公与生活场所内的各种场地、道路、建筑设施、水电、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绿化和

各类标识。目的在于为机关行政与生活创造一个有序、整洁和优美的环境。

6. 行政信息采集

【答案】行政信息采集是指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即在“需求驱动”下,根据目的和要求将蕴涵、分布在不同时空域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行政信息采集和积聚起来的过程。行政信息采集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信息的采集应当遵循职能原则、目的性与及时性原则、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完整性原则、计划性与预见性原则。

7. 概念数据库

【答案】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用户综合性信息需求。概念数据库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内容(简单数据或复合数据)的列表来表达。

8. 绩效计划

【答案】绩效计划是一个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目标确定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后续下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整个绩效管理的效果。政府部门绩效计划的内容具体有:①确定政府部门的战略目标; ②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落实到各个岗位上:③绩效计划中的沟通和参与。

二、简答题

9. 简述我国人大审批政府预算的制度是否完美无缺? 说明原因。

【答案】我国人大审批政府预算的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它存在着以下缺陷:

(1)人大初审权力与责任定位不明确

①预算初审的职能定位和性质不明确,一些地方预算审查属形式审查,而非实质性审查; ②初审对象和标准不明确;

③《预算法》没有具体规定初审程序、方式,也没有规定初审应形成一个什么样结果,初审结果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

(2)预算修正权尚未落实

现代预算体系中,因很少使用否决权来否定整个政府预算,所以预算修正权是立法机构最重要权力。但《预算法》并未对预算修正权的行使范围、程序、方式做出具体规定,使立法机构最重要的权力无法落实。

10.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政府预算的编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现阶段,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完善公共则政体制的要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主要有:

(1)合法性原则

政府预算资金从哪里筹集,筹集多少,分配到哪里去,每一项预算收支的安排,都要有其法律依据和政策制定依据。

(2)真实性原则

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都应认真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

(3)完整性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要体现综合预算的思想。各种预算外资金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将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改变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的状况,取消收支挂钩挂钩的预算核定办法,对单位的预算内、外各项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统一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4)科学性原则

①预算收入的预测和安排预算支出的方向要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要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②预算编制的程序设置要科学,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每个阶段的时间,既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又要注重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

③预算编制的方法要科学,测算的过程要有理有据。

④预算的核定要科学,基本支出预算定额要依照科学的方法制定,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要对项目进行遴选,按轻重缓急排序,科学合理地选择项目。

(5)稳妥性原则

①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②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没有把握的收入项目和数额,不要列入预算;

③预算要先保证基本工资、离退体费和日常办公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免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预算。项目预算的编制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重点性原则

①部门预算编制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一般的同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根据重点性原则,要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 先重点、急需项目,后一般项目。

②基本支出是维持部门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开支,因此要优先安排预算,不能留有缺口; 项目支出根据财力情况,按轻重缓急,优先安排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事项,以及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符合国家则政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项目。

(7)透明性原则

①对于单位的经常性支出,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定员定额体系,以实现预算分配的标准化。 ②对于部门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而发生的各类项目支出,要通过填报项目文本、建立项目库、科学论证,采用择优排序的方法确定必保项目和备选项目,结合当年的财力状况与财政支出重点,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从而减少预算分配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