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组数据的分布曲线呈双峰状态,据此可以推测该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 )。

A. 中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答案】B

【解析】两个峰对应两个众数。

2. 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答案】D

【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

3. 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

A. 视轴辐合

B. 线条透视

C. 运动视差

D. 运动透视

【答案】B

【解析】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印象;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印象;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印象。

4. 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 )。

A. 警戒作业

B. 双作业操作

C. 双耳分听

D. 负启动

【答案】A

【解析】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因此选A 。

5. 假设在1955年,对20岁(193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然后在他们40岁(在1975年)和60岁(在1995年)时,再作重新评估。在1975年对另一组20岁(195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以后每隔20年再重新评定一次。这种研究方式是( )。

A. 个案设计

B. 纵向设计

C. 横断设计

D. 横断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答案】D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设计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设计,取长补短,保留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根据题干表述,既有对同一被试的纵向设计,又有在1975年比较了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横断设计,是这两种设计的有机结合。所以是横断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6. (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生理成熟

D.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斗争

【答案】D

【解析】朱智贤认为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即心理发展的原因。

7. 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影响的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它是在( )时段。

A. 快速发展期前

B. 快速发展期后

C. 快速发展期

D. 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

不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

8. 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颜色适应

B. 颜色恒常

C. 颜色对比

D. 颜色混合

【答案】C

【解析】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颜色对比。适应是一种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对该种刺激的感受变化的现象。颜色恒常是指在一个范围内,个体对一种颜色的知觉不随着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颜色混合是几种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同一区域或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作用引起的颜色视觉变化的现象。

9. 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反应选择理论

D. 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D

【解析】认知资源理论解释了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活动的。例如,对一个熟练司机来说,开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可以毫无困难地边开车边听音乐。

10.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指向( )。

A. 自身

B. 同伴

C. 老师

D. 父母

【答案】D

【解析】第二反抗期反抗的对象以父母为主,有时也会转移到教师及有关成人身上。他们反抗的中心课题是依赖和控制;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倾向又是脱离父母的羁绊,密切朋友关系的纽带;同时,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的机会显著多于其他人。所以,反抗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双亲。

11.( )岁儿童的脑重量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

A.4

B.5

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