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课程下城市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关键词:城市薄弱学校; 数学学习;教育对策;数学学困生

  摘要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广泛重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却存在着教育的低洼地——城市薄弱学校。本文将关注城市薄弱学校的问题,探讨这类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文对西安市某城区所有十所公办初中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有四所学校都属于薄弱学校。薄弱学校校舍陈旧,生源不足且质量不好,每班不足30人,好学生流失严重,社会声望不高,处于消极发展之中。城市薄弱学校的存在,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不利于社会成员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有悖于创建新时期的和谐社会。
本文高度关注城市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对其中的一所薄弱学校全体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薄弱学校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学习数学的;(2)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多归结于教师原因和内容原因;(3)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主要是数学太难了;(4)学生有为自己以后发展而努力学习的打算;(5)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差;(6)从男女数据分析,在初一阶段,性别差异不大。
针对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综合以往对于数学学困生教育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教育对策:(1)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这里所说的关注,具体指给学生一种期待、一些鼓励和一些交流。城市薄弱学校班级人数一般较少,这就为数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施加情感方面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我们知道,数学学困生不仅认知方面存在缺陷,情感方面也有很大问题。数学学困生一般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在数学上取得成功的信心,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对于数学有恐惧心理、自卑心理。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学生就很难主动的学习。通过期待,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变化;通过鼓励,使之形成持之以恒的决心;通过沟通,使之排除畏惧、产生兴趣。(2)加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只有情感因素还是不够的,在遇到具体困难时,学困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为此,在数学课堂练习阶段,让学生以就近和自愿原则,对学习中不懂的问题,相互交流、讨论。这样使广大差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争取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
本文在一所薄弱学校的两个班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以上的教育对策,实验时间为半学期,经过前后测成绩对照,试验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通过试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加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解决城市薄弱学校数学学困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情感态度和认知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的解决数学学困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