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危机
【答案】公共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威胁性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害,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心理恐慌,破坏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关系,危及了基本的社会价值准则的状态或事件。这种状态或事件包含四个要件:
①巨大的人员伤亡或巨大的财产损失;
②公众普遍的不安、担忧、紧张的心态;
③公共秩序失范、正常的社会关系被扭曲;
④信念和信任危机。
2. 财富原理
【答案】财富原理是指用以论证私有财产和理性的一种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假说,认为人归人的本体所有,财产归人所有,因此私有财产是合乎人性、合乎理论、合乎自然的,因而是小可剥夺的。财富原理是由洛克提出的,其前提假设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基本财产就是他本人,对他本人,他拥有充分的和完全的主权。由此推论人的身体具有劳动力,劳动力可以创造财富,由于创造财富的身体归私人所拥有。所以由身体所创造的财富一也自然归私人拥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沦认为,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产品也是雇主的财产。
3. 辞职
【答案】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自愿申请辞去现任公务员职务,终止与行政机关任用关系的制度。辞职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完全出于公务员本人意愿的自主行为。公务员辞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审批,审批期间,申请人不得擅自离职。国家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国家公务员三至五年的最低服务年限,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不得辞职。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公务员辞职后,不再保留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4. 君权神授
【答案】君权神授是指一种通过神权证明君主统治合理性的政治理论。君权神授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君主的权力是神赐予的,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因此君主对于国家的统治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5. 行政特权
【答案】行政特权是指行政主体因为特殊需要,具有某些不受一般行政法规约束的权力。有
些国家将其称之为行政优先权。行政特权有两个特点:
①行政特权本质上是一些法定的特殊权力,主要包括:某些行政主体为保卫国家利益、维持公共秩序,有权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某些涉及国家机密方面、对外关系方面的行政决定或行政措施的审查权,往往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去执行; 某些担任特殊公职的行政人员享有某种保护其工作进行的行政豁免权; 行政主体还拥有其他的非常情况下的自由裁量权。
②行政特权以特殊的义务为前提的。特殊的权力意味着特殊的权利,行政主体不能只享有特殊权利而不履行特殊义务。因此,行政特权的授予必须谨慎,既要有特殊的需要作为前提,又要有特殊的责任义务作为基础,执行时也要有一定的制约机制,而且还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6. 守夜人
【答案】“守夜人”是指自由主义理论对政府职能规范的概括。具体内容是: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就是给予经济活动完全的自由,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市场,而政府职能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就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 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机制来推动,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在这个意义上,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从1776年亚当·斯密以《国富论》全面阐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原理开始,至1933年3月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为止,政府“守夜人”职能一直是西方国家政府在长达二百多年的进程中的公共政策的信条。
7. 社会监督
【答案】社会监督通常是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在实际过程中,社会监督可能具有某些非规定性、非程序化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特定的诉求力和舆论压力。这种非正式的社会监督,常常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构成潜在的、无形的、间接的监督,并可能诱发现实的、直接的、公开的批评。
8.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把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从而解决政策问题、满足公共需要、实现政策预定目标的所有活动。政策执行就是落实公共政策的行政执行。政策执行在行政执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为行政执法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式; 而公共政策因其复杂性、灵活性和现实性,使得执行公共政策成为展现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的重要舞台。
二、简述题
9. 为什么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的学科”。
【答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的学科”是一个正确的论断。因为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过程中,大量应用了不同时期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促进了自身的完善和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起源而言,行政管理学脱胎于政治学学科。早期的行政管理学虽然从一开始就强调行政执行的特殊意义,但那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理论的、范畴的和逻辑思辨的,而不是技术的、过程的和实际运作的,且有关公共行政的诸多问题常常是与政治学学科合并讨论的。目前许多有关公共行政的问题,也仍然是与政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
(2)在研究方法上,行政管理学吸收了大量商业管理的观念。行政管理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商业管理的效率、成本、时间一动作分析等观念和方法,将其应用到关于公共行政问题的研究之中。这就为公共行政学的学科方法论的丰富化和学科领域的拓展建立了新的基础,推动着公共行政学朝着实证研究的方向不断发展。
10.简述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案】行政管理作为一种职业必须遵守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规范上看,行政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奉公。行政管理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务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克己奉公。因此,必须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从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出发,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秉公办事就是要按照公共利益原则和公共理性的要求,而不是按照个人关系和个人偏好去处理公共事务。
(2)守法。公共利益的原则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维护的。因而遵守法律本身也是公共利益原则所决定的。具体的法规和纪律等作为国家法律的延伸和具体化,也是公务人员必须遵守的正式行为规则。守法的范围包括:遵守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 遵守有关公务人员特殊整体的各项法律法规; 遵守自己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规范要求; 遵守本人所处于的特定职位所必须的具体规范和规则。
(3)忠诚。指忠于国家,严守机密。爱国主义是公务人员基本的职业规范。公务人员必须忠诚地维护国家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尽心尽力为国家工作。国家行政权力是一个庞大的科层体系,其要求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忠于国家是和严守国家机密不可分割的,这是国家公务人员职业特点的体现。
(4)负责。指担负起某种任务或职责。从道德规范意义讲,负责主要是一种职业责任心和职业态度。包括忠于职守、勤政尽责、精通业务、笃司其职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行政伦理学的责任包括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两方面内容。行政职业道德中的主观责任,指公务人员从内心主观上认为应该担负的责任,主要包括忠诚、良心和认同等,与自己认为应该为之负责的事物相关。行政职业道德中的客观责任,指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客观决定的责任,主要包括公共义务和行政责仃,即为了公众利益所应当和必须负有的制度和社会方面的责任,与从外部强加的可能事物相关。
11.简述退休制的内容。
【答案】退休是指国家公务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因病残丧失了工作能力,根据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给予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他生活保障,予以妥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