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赛珍珠(Pearl S. Buck, 1892--1973)是20世纪中美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热爱中国,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特别是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由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她于193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女性主义的倡导者,热切关注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在作品中分别探讨了她们的命运、地位和自我实现问题。 由于赛珍珠在中国生活成长的特殊经历以及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跨文化特色,使她本人及作品成为中美学者研究瞩目的焦点。在中国,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她进行解读,构成了我国"赛珍珠研究"的独特风景线。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对赛珍珠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的解读是近年来最具历史意义,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研究取向。我作为一名女性读者,选择从这个研究方向入手探讨赛珍珠在女性主义领域的重要性。本文以赛珍珠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大地》为蓝本,重新审视与其女主人公阿兰密切相关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挖掘扎根于女性经历中的故事,倾听被湮没了的阿兰的声音,来解读赛珍珠塑造阿兰这一人物所带有的女性意识。在最后一章节,笔者通过对《大地》两种译本的部分段落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译者对原著中阿兰人物性格的不同理解,发现并肯定了王逢振先生译本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证明在原著女主人公阿兰的性格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本文并不试图对赛珍珠的作品作综合性的评述,旨在客观地分析赛珍珠对男权制度长期压抑下的中国妇女的真实描写,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女性意识在其主要作品《大地》中的体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