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外语与翻译大学院832语言学概论B(报考法语、德语、日语专业考生考,用中文作答)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案】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这种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就是社会方言。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2.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3. 腭化
【答案】腭化是语音同化现象的一种,指舌面音以外的辅音发音时因受高元音影响,舌位抬高,舌面靠近硬腭使发出的音成为舌面音或具有舌面音色彩的现象。腭化使气流通道变窄,增加擦音成份,塞音腭化后常带有塞擦音色彩。如北京话[n]、[l]等声母在高元音[i〕之前时,就会产生愕化现象。在历时平面,普通话的3个舌面音声母两套声母受高元音[iy]的影响而腭化演变来的。
4.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5.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
就是古汉语
和
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大不相同。
二、分析题
6. 分析“牙刷”与“刷牙”有什么不同。
【答案】“牙刷”和“刷牙”的不同在于:
(1)词性不同。“牙刷”是名词,“刷牙”是动词。
(2)“刷”的义项不同。“牙刷”中的“刷”是“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的意思,“刷牙”中的“刷”是“擦拭,清洗”的意思。
(3)语法单位不同。“牙刷”是词,“刷牙”是离合词,既可以做词使用,也可以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做短语使用。
(4)句法位置不同。“牙刷”可以做主语、宾语,“刷牙”可以做谓语。
(5)句法结构不同。“牙刷”是偏正结构,而“刷牙”是动宾结构。
7. 根据下列词语,试说明和在英语和北京话中分别为几个音位? 为什么? 在英语和北京话音位系统中的区别特征分别是什么?
peak/speak
爸/怕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可见,在英语中,[ph]与[p]虽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却井不区分意义,属于/p/的条件变体,
h 归并为一个音位。在汉语中,送气与小送气的区别特征区分意义,形成//p/和/p/两个音位。
8.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的预设。
王老师的《西游记》跟我从图书馆借的《西游记》不是一个版本。
【答案】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题中句子的预设是“王老师和我都有《西游记》”。
9. 结合现代汉语实例与下面古代汉语材料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表达事物数量的方式有何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汉语语法格局产生怎样的变动。
(1)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庄子·应帝王》)
(3)牛一、豚一。(《书·诏告》)
(4)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5)负服矢五十个。(《荀子·议兵》)
(6)买狗四枚。(《居延汉简》)
【答案】(1)从组合关系中看,由于数量名结构的形成,现代汉语在表达数量时词序发生了变化,“数词+量词+名词”的顺序固定下来,除非特殊强调名词,一般数量结构不发生后置。
(2)从聚合关系中看,现代汉语中增加了量词这一词类,数词和名词结合需要量词这一中介,
,缺少量词“句”则句子不能成否则结构不能成立。如“一言”在现代汉语中要表达成“一句话”
立。
此外,现代汉语中许多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狗”一般和“只”或者“条”
,; 而古代汉语中则与“枚”搭配,如“买狗四枚”搭配,即“一条狗”或“一只狗’。
三、论述题
10.论述词义的派生如何实现。
【答案】词义派生的基础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则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步一步扩散开去的。这种联系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①现实基础
词义的派生首先要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
②社会基础
现实现象的这种联系怎么被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
11.举例分析语言演变过程中词语发生替换的原因。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