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性观、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其人际和谐度的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 友谊观 友伴选择影响因素 友谊质量

  摘要


友谊对个体的行为、态度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友谊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而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研究却很少。揭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友谊核心成分的认识和影响他们选择友伴的因素,不仅可以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提供指导,而且可以加深对友谊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广泛综合国内外己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友谊观和友伴选择的影响因索。在定性研究中,297名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翻学院的大学生参与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其主要测查内容为:什么是友谊和选择他人做朋友的理由。此后,采用编码技术对文字进行处理。定性划分友谊观的类型和友伴选择影响因索的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结构式问卷,并对西京学院财经、外语、数控、汽车专业的116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考察其友谊观和对友伴选择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认同程度。结果发现:
l、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友谊观有7种,其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相互信任与忠诚观,彼此理解、尊重与欣赏观,相互关心与帮助观,重情轻利观,情感分享观,性格与志趣相似观,功利观。
2、民办高校大学生友谊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没有显著的专业、年级差异。
3、民办高校大学生友伴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0个,其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为人处事方面行为特点,情绪与情感,帮助与支持,性格,认知特点,态度和观念,娱乐、兴趣与爱好,学习,时空相似性。
4、民办高校大学生友伴选择影响因素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在性别上的主效应接近显著。此外,帮助与支持、学习、时空相似性3个友伴选择影响因素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与专业的交互作用。
5、持不同友谊观的民办高校大学生一致认为: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情绪与情感,为人处事的行为特点,帮助与支持以及性格是影响他们择友的前五个重要因素;其中,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6、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娱乐、兴趣与爱好,态度与观念,时空相似性和为人处事的行为特点5个因素在友谊观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7、持不同友谊观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友伴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功利观大学生的友伴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友谊观的大学生的友伴数量。
8、持不同友谊观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友谊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显著差异表现在工具性支持、友伴冲突、亲密度3个方面。
9、友谊观对友伴数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时空相似性对友伴数量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10、友谊观对工具性支持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11、情绪与情感因素对工具性支持、伙伴关系、冲突强度、亲密度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12、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对亲密度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认知特点对亲密度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