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21历史学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日修好条规》

【答案】《中日修好条规》是1871年中日订立的第一个条约。主要内容有:①两国各以礼相待,互不侵犯;②两国政事自主,“彼此均不得代谋干预”;③两国可互派使臣驻京;④议定通商港口可在指定的对方各口设理事官,行使对等职权;⑤两国兵船为保护各自商民可往来指定的对方口岸,禁止驶人他口及内地河湖支港。《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标志着朝贡体系开始破裂。

2. 国联调查团

【答案】国联调查团是1932年1月21日国际联盟为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而成立的组织。团长为英国人李顿,又称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2月来华,10月公布调查报告书。这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真相,但宣称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国边境,而是为了对付赤色危险;主张在中国东北实行高度自治,承认日本的特殊利益。

3. 亚罗号事件

【答案】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发动的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的事件,目的是为了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中国商船亚罗号停泊广州黄埔,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12名水手被捕。该事件本为中国内政却受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歪曲和利

,并诬陷中国用,企图挑起战争。他谎称亚罗号是英国船,中方登船搜人违反了中英《虎门条约》

水师侮辱了英国国旗,要求释放水手并向英国道歉。英方蓄意制造事端,进一步扩大事态。10月23日,英国驻华海军公然冲进珠江口,炮轰广州城,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4. 中共二大

【答案】中共二大是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规定了党在当前的奋斗目标和最近的任务。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会议还决定出版《向导》周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由蔡和森任主编。

5. 双十协定

【答案】双十协定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会谈纪要。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纪要中,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和避免内战、合作建国的主张;承认了各党派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

些民主权利;并承诺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得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为老百姓所了解,从而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的合法性,企图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根本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以致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双十协定》公布后不久,蒋介石便公开撕毁,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6. 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和近代工业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以官办为主,兴办了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70年代起,为维持军事企业,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企业,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1885年后,洋务派控制海军衙门,建立北洋海军,并创办了一些工矿企业。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7. 延安整风运动

【答案】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8. 欧事研究会

【答案】欧事研究会是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1914年7月一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该会。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人,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该会对国事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李烈钧、李根源等开始向孙中山靠拢,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9. 《校邠庐抗议》

【答案】《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于1861年为宣传洋务思想而作。该书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把“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作为洋务指导思想。该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10.《筹办夷务始末》

,【答案】《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又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

分为道光朝、咸丰朝和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由清文庆纂辑,八十卷。咸丰朝由嘉贞等纂辑,八十卷。同治朝由清宝编辑,内容是从道光十六年议禁鸦片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为止。凡是上谕、廷寄、以及内外臣僚奏章,中外往来照会书札由涉于外务者,悉编年月,按日详载,多原始资料。对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同治朝洋务运动记载尤详。

11.豫湘桂战役

【答案】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帝国陆军于1944年发动的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战役主要分为河南战役、湘桂战役、桂柳战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军调集了五六万人,进攻驻守河南的国民党汤恩伯、胡宗南所部两大战区,日军在4、5月间先后攻陷郑州、洛阳等地。第二阶段,日军从湘北分路南犯,长沙6月19日陷落,6月26日,日军占领衡阳机场,并包围衡阳。第三个阶段,日军从湖南、广东及越南3个方面向广西进攻,开始了桂柳作战。11月,日军陷桂林、柳州,12月2日占领独山。1945年1月,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但始终没有通车。在豫湘桂战役的短短八个月内,国民党损失兵力六七十万人,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2.平型关大捷

【答案】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和物资,毁敌汽车和马车300余辆。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通过这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惟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二、论述题

1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

【答案】(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在战争全局上打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胜利。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抗日统一战线基础之上的,这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除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之外,全国工农兵商学各界人民、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

(4)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创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加强了民族团结。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