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与字量研究

关键词:北师大版识字教材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字种 字量

  摘要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指出:教材的开发和管理要“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目前,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众多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特级教师编写并出版发行的。本文只就其小学语文识字教材作一分析,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
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动机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近代语文教学的缺失,就在于学生基础的薄弱。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强化基础训练,重视积累;在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同时大力改革,努力提高汉字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字种的选择和字量的确定是体现识字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教材的编制和使用提供参考性意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处理,描述各分析维度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得出关于研究对象的结论。
一、北师大版识字教材概述。北师大版识字教材呈现为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围绕单元主题,教材加强了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弹性。
二、生字字种的分类量化分析。北师大版识字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34个,其中有1568字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重复使用20948次,覆盖率为97.30%,复现率达到1336%,都相当高。但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前300字),大概有一半不是现代汉语的高频字,其覆盖率明显高于现代汉语。这就表明,北师大版识字教材在选取字种时,不仅考虑了现代汉语的常用字,而且考虑到儿童的日常用语及其生活内容等方面的因素对识字教学的影响。
北师大版识字教材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共996个,充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和“多认少写”的指导思想,既满足了学生认字和阅读的需要,也符合写字的规律。北师大版识字教材的会写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前1000字共用659字,比例较高;尤其是与前300高频字的共用比例达到91.50%。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常用字使用频率的降低,共字比例也逐渐下降,教材选取字种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字序的安排来看,北师大版识字教材与现代汉语的共字比例,随着写字量的增加不断提高;但是,其前100字、前300字和现代汉语高频字的共用比例较低。这就表明,字序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常用字的使用频率,还要考虑到汉字的构造特点对写字教学的影响。
三、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以情感教育为主线,以语言发展为目的。识字教学的突出特点是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与字量。常用字的特点和汉字初学阶段的特点是低年级识字教学选择字种和确定字量的重要依据。北师大版识字教材在选择字种时考虑了独体字、特强级构词字、高频字和口语常用字的因素。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准备阶段,应教会学生集中认识二千左右的常用汉字,为之后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