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6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平衡
【答案】财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彼此正好相抵的状态。理论上看,财政平衡是最好的一种财政状况,因为财政平衡既无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产生的资金浪费,也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产生的赤字或政府公债。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实践中,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在判定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否平衡的时候,通常不把债务收入统计在收入范围之内,与此对应,也不把债务的还本支出统计在支出范围之内。按照这种统计日径,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财政不平衡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财政收支大致相等视作财政实现了平衡。
2. 回归模型法
【答案】回归模型法是指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构造数学模型,以近似地表达某种活动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并测定其效率的一种方法。回归模型是由具体的方程式所组成的随机的经济数学模型,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相关关系。“回归”这一概念是英国统计学家道尔顿提出的,他在研究人的身高过程中发现父母的身高与子女的身高有一定关系,父母高的子女反而矮一些,父母矮的子女反而高一些,他称这种现象为“回归”。回归模型法是对这一思想的应用。
3. 重塑政府
【答案】重塑政府是指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企业家精神对政府进行重新塑造的理论和实践。重塑政府的特点在于丢弃与传统公共行政紧密相连的一些陈规旧俗,彻底反思政府的运作,要求重新建立政府的一个新框架,一种政府的新思维,即一个新范例。重塑政府的价值取向在于用企业家的精神来改造政府,在现存的公共事业机构内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机构。
4. 人格性权力
【答案】人格性权力是指以充任行政主体资格个人的才能、品德、智慧为基础构成一种使得客体服从的权力。人格性的行政权力集中体现为个人魅力,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关键取决于具有充任行政主体资格的个人。榜样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这种权力。人们的服从来自于对于作为行政主体的人的尊敬与爱戴。
5. 权力程度
【答案】权力程度是指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客体对行政主体服从情况的差别。行政权力程度实际上是行政权力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综合指标。涉及权力行使的数量分量、广延范围、强度密度、成本代价等问题,既包括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的增值,也包括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损
耗。其不仅反映政府下作的效率,而且也反映政府工作的能力。效率和能力的统一便是政府的效能。所以,有效政府必须是既有效率又有能力的政府。行政权力程度可以理解为成功的权力行动与行使的权力行动之间的比率。行政权力程度与成功的权力行动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与政府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6. 领导
【答案】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7.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的行政行为主体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行使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组织和管理公共行政事务所进行的各种行政活动。行政领导具有三要素,即行政行为主体、行政行为客体(对象)和行政行为自身(过程)。行政领导区别于其它领导的最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内涵及其与之相一致的公信力、权威性和约束力;
②服务于全社会的领导目的和领导形象;
③直接关系国家安危、民族昌盛、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大作用。
8. 新制度经济学
【答案】一般认为,罗纳德·科斯1937年27岁时发表的《企业性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开端,一般认为,科斯定理包括两部分:第一定理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界定的重要性并不影响效率,即不管如何界定产权,市场交易都将导致资源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现实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科斯第二定理是:在正交易费用下,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将影响交易效率,由此揭示了界定产权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旗帜下的各种流派五花八门、风格迥异。其中,科斯和诺思分别获得了1991年和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都围绕制度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是,在理论观点、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却彼此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冲突,以至很难整合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1974年,经威廉姆森命名而广称为新制度经济学。
9. 行政调解
【答案】行政调解是指由行政行为主体主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协议的行为。行政调解具有法律效力,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否则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调解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为调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10.悟道
【答案】悟道是指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本质,找到规律的过程。悟道本身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要以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中心,寻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健康、强劲、持久、广泛的交互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悟道是提升领导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对于领导者,悟道的意义在于在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理解客观世界、理解自我,以及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其价值基点在于寻求和确立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二、简述题
11.简述古德诺的行政思想。
【答案】古德诺是早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先驱人物、行政学的奠基人之一。古德诺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推动了行政学的发展,使行政学在独立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古德诺行政思想的主要观点如下:
(1)强调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古德诺认为传统的三权分立的学说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因为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和行政两种,司法只不过是行政的一小部分而己。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由议会掌握的制定法律和政策以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由行政部门掌握的执行法律和政策的权力。
(2)设立政治中立的常务官。古德诺认为,行政学的任务是研究政府的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或技术的标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最好将政党的因素和政治权宜等政治排斥在行政之外,而将政府文职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常务官,并规定常务官在政治上中立。
12.简述国家行政管理的客体。
【答案】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全社会为对象的管理类型,因此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休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说,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经济性组织。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和其它一切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政府与其公共行政管理关系,主要表现在利率、税收、正当开支、工业卫生、环境保护、人身保障等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影响和督导经济性组织的经营趋向、经营行为、经营方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防止非法或不正当经营、生产行为的发生。执照、许可证等申请、登记、备案、审批制度,限期改正、销营业执照直至拘捕等惩处制度,是政府对经济性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经常性方式。
(2)社会性组织。包括教会、社区团体、群众团体等一切非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这类组织通常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或目的,但活动区域和影响则差别较大。一般说来,政府对其公共行政管理以不妨碍他人、不危害社会和公众、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行政管理法规为限度。登记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