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河子大学专业综合(会计学、财务管理)之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收入与营业外收入

【答案】(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收入有以下特征:①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2.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

【答案】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也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为标准,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付的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核算基础,其特点为:以交易和事项是否实质发生为确认标准,旨在计量主体在某个期间内取得经济收益与消耗经济资源之间的差额。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权责发生制的优点表现在:①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 ②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的配比。③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企业的收益及其组成内容—般比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能够更好地反映经营业绩; ④在市场经济中,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确认了信用的所有方面。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在交易或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报告交易或其他事项产生的现金后果来辅助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旦这些现金流量能在—种能够认可的确定性程度上被估计时,权责发生制才提供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2)权责发生制也具有局限性:①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难以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 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权责发生制对某些会计确认程序不能也不可能得到全面贯彻。权责发生制是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的,若—项交易或事项不能有效地用历史成本加以可靠地计量,权责发生制会计也就无法对其确认。

3. 现金流量表

【答案】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标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兔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二、简答题

4. 如何计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答案】(1)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是就企业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金,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①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②一般纳税人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以外都是一般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应交消费税的计算

消费税是对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主要指烟、酒、化妆品、高档次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从价定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交消费税; 从量定额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交消费税。计算公式分别为:

从价定率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3)应交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的应交税额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营业税税率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4)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①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依据,按纳税人所在地适用的不同税率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算公式: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城建税率

②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征收的一项费用。其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教育费附加税率

5. 财务报表列报有哪些要求?

【答案】列报是指交易和事项在报表中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财务报表列报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能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2)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

②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性质或功能小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小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4)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①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②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5)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6)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下列各项:

①编报企业的名称;

②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③人民币金额单位;

④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7)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8)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 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

6. 何谓会计循环? 试述会计循环的步骤及其基本内容。

【答案】会计循环是指自经济业务发生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至会计期末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工作过程。它包括如下—连串的步骤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