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会计学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借贷记账法
【答案】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种复式记账法,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种复式记账法,也是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所谓复式记账法,是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有关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对于任何—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相互联系的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般根据账户的性质确定账户的基本结构。按照账户的性质可以将所有的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权益类账户、费用类账户以及收入成果类账户。对于不同性质的资金项目,在账户上应按借贷相反的方向进行登记,“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它在不同性质的账户结构中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根据账户余额来判断账户的性质,凡是余额出现在借方的账户,这—账户—般是资产类账户或费用、成本类账户,反之,则是权益类账户或收入成果类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设置双重性的账户,其账户性质随着其余额的变化而变化。
2. 现金流量表
【答案】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标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兔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3.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
【答案】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也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为标准,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付的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核算基础,其特点为:以交易和事项是否实质发生为确认标准,旨在计量主体在某个期间内取得经济收益与消耗经济资源之间的差额。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权责发生制的优点表现在:①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 ②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的配比。③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企业的收益及其组成内容—般比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能够更好地反
映经营业绩; ④在市场经济中,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确认了信用的所有方面。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在交易或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报告交易或其他事项产生的现金后果来辅助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旦这些现金流量能在—种能够认可的确定性程度上被估计时,权责发生制才提供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2)权责发生制也具有局限性:①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难以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 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权责发生制对某些会计确认程序不能也不可能得到全面贯彻。权责发生制是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的,若—项交易或事项不能有效地用历史成本加以可靠地计量,权责发生制会计也就无法对其确认。
二、简答题
4. 企业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如何确定其入账价值?
【答案】通常情况下,企业自创商誉以及企业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不确认为无形资产,如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但是,由于确定研究与开发费用是台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相关特征(例如,可辨认性)、能否或者何时能够为企业产生预期未来经济利益,以及成本能否可靠地计量尚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研究与开发活动发生的费用,除了要遵循无形资产确认和初始会计量的—般要求外,还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条件,才能够确定为—项无形资产。首先,为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满足确认标准,企业应当将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部分; 其次,对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符合—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可确认为—项无形资产。
在实务工作中,具体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信息予以判断:
(1)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从研究活动的特点看,其研究是否能在未来形成成果,即通过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也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由于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价段更进—步,相对于研究阶段来讲,进入开发阶段,则很大程度上形成—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此时如果企业能够证明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所发生的开发支出可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在开发阶段,判断可以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条件包括: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③能够证明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或者在内部使用时,该无形资产是有用的; 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鉴巨。
总之,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其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
理费用);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5. 企业对无形资产应报告哪些内容?
【答案】企业在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的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1)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4)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
此外,企业还应当披露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
6.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 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答案】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通过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关系,检验记账工作正确与否的—种方法。这种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②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③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试算平衡有总分类账户余额的试算平衡和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的试算平衡两类。在借贷记账法下,总分类账户的余额的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合计; 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上述试算平衡通常在月末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的形式来实现。
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总的来说,有两种计算方法:
(1)发生额平衡
经济业务发生后,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时,借贷两方金额必然是相等的。当—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相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因此有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一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利用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可以检查每一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也可以检查—定会计期间内所有经济业务记录的正确性。
(2)余额平衡
以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作为理论依据时,资产类账户都表现为借方余额,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应该与资产总额相等;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都表现为贷方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应该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相等。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就有余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利用余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