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学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要成功地实施JIT 采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对于整车企业,要成功的实施JIT 采购,需注意的问题为:
(1)减少供应商数量
JIT 采购对供应商的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够对订单的变化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所提供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品质有保障。因此,必须选择少数优秀的供应商,甚至实施单源供应。这样,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容易实施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否则,如果某种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商太多,必然影响采购效率。
(2)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JIT 采购的施行,需要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起长期合作、互利互惠的战略伙什关系。在企业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积极吸收供应商的参与,让供应商真正了解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的具体要求。
(3)确保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质量
JIT 采购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的数量采购原材料及零部件,不存在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后备库存,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不中断,要求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具有绝对的质量保证。这种质量保证不是由生产企业的采购部门负责,而应山供应商负责。
(4)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JIT 采购建立在有效信息交换的基础之上,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保证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JIT 采购要求生产企业与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生产企业应让供应商很方便地了解自己的生产计划,以便供应商提前做好准备,及时供应。供应商应及时将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生产情况、库存数量、发货情况反馈给生产企业。
(5)选择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提供方,优化物流作业
对于JTT 采购而言,任何送货延迟都会导致生产线的中断,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选择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特别是要加强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2. 结合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功能,请你谈一谈物流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答案】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以下四项基本功能:交换功能; 物流功能; 便利功能; 示向功能。
通过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基本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物流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市场营销活动直接相关的物流活动就是销售物流,即产成品从生产企业向顾客流动的物流过程。具体而言,销售物流在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具有如下作用:
(1)销售物流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
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企业如果希望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控制销售物流费用。此时,哪个企业的销售物流费用越低,就越能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最近一些年来,很多企业致力于与有实力的第二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改善自己的销售物流活动。
(2)销售物流影响企业订单的履行速度
企业的销售物流效率越高,需要的时间周期越短,履行顾客订单的速度就越快。这样,顾客应对迅速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所需储备的安全库存就越少,为顾客节约商品库存费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与顾客的良性互动。
(3)销售物流影响企业顾客服务水平
按照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要求,完整的产品概念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与扩大产品。在这个完整的产品概念中,核心产品为顾客提供最基本的效用或需求,如电冰箱的制冷功能; 形式产品是指顾客对某一基本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如电冰箱的质量、款式、品牌、颜色、容积等; 扩大产品是指与产品相关的各种附加服务,如说明书、质量保证及各种物流服务等。其中,扩大产品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而企业一旦重视附加服务,则很容易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在竞争中获胜。尤其在企业之间的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更应重视顾客对扩大产品的需要,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手段。而销售物流是扩大产品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订货服务与查询,开展及时、安全的产品配送,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以防止缺货对顾客造成的不利影响,让顾客能够享受各种定制化的流通加工服务,如安装、调试等,则顾客满意度必然大幅度提高,有助于企业吸引并留住顾客。
3.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实施包装策略才能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呢?
【答案】可采用延迟化战略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延迟化,是指事先只进行产品通用部分的生产,推迟定制生产或包装开始的时间,在接到具体的订货要求之后,再安装体现个性化需求的零部件或进行定制化的包装。
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必须采用在通用产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发出多样化细分产品的方法。但是产品多样化必然会带来库存的增加,由于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小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造成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过多地细分产品种类,必然使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大增。而采用延迟化策略,则可以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安全库存量,大大节约库存费用,由于缺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大减少。
4.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物流活动,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物流活动,企业需要注意:
(1)统一管理全球物流业务
当企业致力于将其供应链向国际延伸时,就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全球物流业务,
制定全球物流经营战略,并对其全球的生产工厂、配送中心、采购中心进行合理布局,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以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物流活动效率,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费用的最优化。
(2)与少数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由于国际物流环节多、周期长、更为复杂,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而言,第三方物流应成为其国际物流活动的基本选择。强化与第三力物流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在选择承担国际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时,应该注意少而精的原则,选择与少数几个有实力的第二方物流企业建立业务关系,以集成物流量,在降低物流总费用的同时提供物流服务水平。
(3)运用供应链管理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企业借助合作伙伴熟悉该国物流环境的优势,避免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对企业的国际物流活动构成不利的影响。为此,在处理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关系时,应真正贯彻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强调系统优化与互惠互利。
(4)积极采用标准化的物流技术与设施
要使国际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积极按照物流管理有关国际标准的要求,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托盘、集装箱、条形码技术等,以降低物流费用和货物流转的难度。
(5)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是减少由于语言不同而对物流信息构成障碍的有效手段。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逐一解决世界各国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起始投资数额较大等困难。如果能够将物流信息系统与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网,就可以及时掌握货物清关及港口、机场的实际情况,为跨国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6)合理对国际货物运输开展保险
由于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要注意根据对货物运输过程中风险的估计选择合理的险别,对货物运输进行保险,以避免意外灾害对货物所造成的损失。
5.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答案】对于企业而言,标杆法是企业真实地衡量自己的物流水平、找出自己物流作业及管理差距、提高物流作业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运用标杆法评价及改进企业物流绩效的步骤如下:
(1)确定关键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
围绕当前的企业战略,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主要指标。指标的设置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应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选择,把握住问题的重点和实质。
(2)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标杆
首先,企业可以考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选择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作为标杆。如果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物流管理效率并小是很突出,或者企业本身就是本行业中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则有必要将标杆的选择范围扩充到其他行业最佳的企业。在选择标杆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信息的可获性,只有能够充分获得标杆企业翔实的资料,才能有效发挥标杆法的功效。
(3)确定企业物流管理绩效的真实水平及差距
企业通过对标杆企业及自身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确定自身物流管理的真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