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IPO抑价是指新发行股票的上市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其发行价格,股票出现初始超额收益率的现象。新股发行抑价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中。对此,国外学者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己经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用以解释新股发行抑价,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证据。我国的新股发行抑价水平远远高于国外,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特殊性,许多国外的理论假说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新股发行抑价的相关假说,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产生背景、基本观点和主要实践证据,同时对基于我国市场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索现有的针对我国市场新股发行抑价解释的局限,从而对本文研究框架的提出、样本数据的选取和理论假说及解释变量的选择做出启示。本文将我国IPO抑价基于股票市场的整个发展时期,以沪深两个市场的合并样本为基础,实证了IPO的总体抑价程度、分年度的抑价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独有特征,对影响和决定中国股票市场抑价的六大类因素——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信号假说、承销商在新股发行中的作用、投机泡沫假说、股权结构以及环境变量分别进行研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性的影响因素的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