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曹魏时期长安城人口变动与地方治理

关键词:曹魏时期,长安城,人口变动,地方治理

  摘要

长安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伫立在关中大地数千年,它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因此,史家对作为汉唐之都的长安着墨甚重。然而认识一座城市,只了解其作为古都的历史,对于其发展过程的掌握是片面的,在时间上是割裂的,是不完整的。因此本文着眼于不为都城且社会动荡时期的曹魏长安城。又因为反映此时段的史料主要集中表现了乱世之象、人口变化、地方管理等内容,所以,本文以曹魏时期长安城的人口变动与地方治理为题,旨在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总结长安城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探寻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性。本论文正文共分三大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探讨时代背景。与简单的作为铺垫的时代背景描述不同,本部分对时代背景的探讨是具体而微的。首先介绍长安城城市的概况,从地理的角度描述城市;概述长安城经历的重要战乱,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城市。第二,详细描述战争对长安城的破坏,还原长安城的破坏史,从具体史料出发,不作泛泛之谈。第三,基于战争中军粮问题的讨论,大胆推测关中粮食生产的状况。第四,由于此时长安城军事地位尤为突出,其军事防守成为时代背景的很重要方面,通过对军事防御部署的研究,来进一步认识关中的军事形势,更清晰的了解长安城的时代特色和背景。第二部分探讨关中人口的流动与安置。受史料限制,具体来研究长安城及周边的人口变动情况是不现实的。于是,将长安城放在整个关中的大环境里,得出人口流动与安置的规律,分析人口流动与安置的特色案例,以此而得出对此时长安城人口流动与安置的宏观认识。同时,曹魏是少数民族融合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有大量少数民族的内迁,战乱客观上给了少数民族内迁以机会,边疆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接触机会增加,且汉族政权需要大量人口迁入来补充他们因战乱而丧失的劳动力,来发展生产,因此少数民族的迁入也是这个时期长安城及周边地区人口流动与安置的特点之一。最后通过一些地方官员安置、招抚流民的具体政策,来管窥地方政府吸引人口、发展生产的政策和状况。第三部分探讨长安城的地方治理。本部分的探讨不是以地方治理制度为核心内容,而是以地方官员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途径的选择,主要是受史料的限制,仅仅这一个地区的点滴史料,很难还原地方管理制度的原貌,而地方官员的记载则相对丰富。同时,通过对地方官员及其事迹的探讨,使本文更加具体化;通过具体官员的事迹,则可以看出地方官员在地方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多个官员研究,最后进行总结,则可以较真实反映地方管理制度的某些方面。同时,通过对具体官员的研究,则使得本研究与以往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不同,是研究了城市的一个阶层,这又是城市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城市的研究与人的研究结合到了一起,是丰富而生动的,是长安城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最后,通过对以上三部分内容的具体探讨,得出了关于曹魏时期长安城的人口变动与地方治理的认识。汉末长安城及周边人口剧降,百姓逃亡,曹操势力在夺取关中后加强了关中守备,部署官员管理地方事务。曹魏建立后,曹魏内部稳定,外部动荡,边境战乱纷争,长安成为蜀汉与曹魏战争的前线大本营,军事地位突出,百姓生产生活相对稳定,民族融合过程得到推进,地方行政制度呈现出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