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金字塔。
【答案】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每级的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呈递减式塔型分布。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顺着营养级序列向上,能量急剧地、梯级般地递减,用图表示则得到能量金字塔;有机体的个体数目一般也向上急剧递减而构成数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生物量顺序向上递减构成生物量金字塔。
2. 大进化。
【答案】大进化又称宏观进化,是指物种和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模式、进化趋势和进化速率。
3. 迁地保护。
【答案】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4. 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5. 演替系列。
【答案】演替系列是指从植物定居形成群落,到演替成为稳定群落的过程。
6. 补体
【答案】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7. 补体系统。
【答案】补体系统是指存在于正常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8. 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起点,
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关联而形成为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食物链。
二、简答题
9. 某人在他养的鸡群中发现一只短腿鸡。让短腿鸡与正常鸡交配,其后代一半短腿,一半正常。让短腿鸡相互交配,后代2/3短腿,1/3正常。试分析它们的基因型并对本结果给予说明。
【答案】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影响生物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称为隐性致死。短腿鸡控制基因A 是显性,正常腿控制基因是a ,当Aa 与Aa 杂交时,其子代
中纯合子AA 胚胎时期死亡,3:1的性状分离比被修饰为2:1。
10.加拿大山猫以野兔为食,它们之间如何维持波动的平衡关系?
【答案】在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经常保持平衡的关系。加拿大山猫以野兔为食,捕食者能得到大量食物时,繁殖加快,数目增加,而被捕食者数目就会越来越少。反过来捕食者又会因食物不足而数目逐渐减少,被捕食者的数目又会逐渐上升。所以两者的关系总是维持一个波动的平衡状态。
11.简述鸟类繁殖季节占区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鸟类繁殖季节占区的生物学意义包括:
(1)保证营巢鸟类能在距巢址最近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食物供应。飞行能力较弱的、食物资源不够丰富和稳定的,以及以昆虫及花蜜为食的鸟类,对领域的保卫最有力。(2)调节营巢地区内鸟类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3)减少其他鸟类对配对、筑巢、交配以及孵卵、育雏等活动的干扰;(4)对附近参加繁殖的同种鸟类心理活动产生影响,起着社会性的兴奋作用。
12.较大的苗木移栽时,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答案】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13.简述自然选择的主要模式。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自然选择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依赖于适合度与表型差异之间的关系,可将选择模式划分为3种类型:
(1)稳定性选择
稳定性选择是指把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情况多见于环境相对稳定的群体中。
(2)单向性选择
单向性选择是指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某一变异方向发展。
其
(3)分裂性选择
分裂性选择是指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减少的选择。
14.为什么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答案】热带森林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最优越的环境条件。食物资源丰富、环境常年恒定,使热带森林中的动物组成异常繁盛。其单位面积上种的丰富度是温带地区的几百倍。此外热带森林还有许多的特有科、属、种;因此有人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三、论述题
15.长颈鹿祖先的脖子并不很长,试述其脖子伸长的可能机理。
【答案】长颈鹿脖子伸长的可能机理是:
(1)在古代的长颈鹿中,由于个体不同,它们的颈有长有短。在气候干旱,地面青草干枯,灌木死亡的自然条件下,身高脖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身矮脖短的长颈鹿无法吃到的高树木上的叶子,在生存竞争中脖长者得胜而生存下来,逐渐形成今天的长颈鹿。长颈鹿的长脖子可能是竞争导致进化的结果,为自然选择进化的例子提供了证据。
(2)古代的长颈鹿,由于发生各种突然变异而出现了长度不等的脖子。其中,颈长的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摄取食物,经过自然选择发展成为今天具有长颈的长颈鹿。
(3)由于长颈鹿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条件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了长颈鹿生理功能的改变,从而促使其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产生了有利于它生存的“长颈性”基因突变。通过自然选择,使这类有利的适应性变异的个体保存下来,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和巩固,最终形成了今天长颈鹿的长脖子。这就是长颈鹿长脖子形成的主要原因及物质基础。
16.论述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
【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
和和: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
同时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它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中。
(1)不同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原料、产物、发生部位、发生条件以及物质、能量转换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等无机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部位:光合作用在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
条件: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发生;
物质、能量转换:光合作用是有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过程,光能-电能-化学能;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和水。 放出氧气,积累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体看来是个互逆的过程。光合作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