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药学院622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auxoautotrophs )。
【答案】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auxoautotrophs )是指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的微生物。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E.coli 等都属这类。
2. 硝化作用。
【答案】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和无机化能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3. 正常菌群。
【答案】正常菌群是指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
4. 担子。
【答案】担子是一种能产生有性孢子的简单子实体。
5. 石炭酸系数。
【答案】石炭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化学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
同效的石炭酸(苯酚)的最高稀释度之比。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min ,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
6. 极端微生物。
【答案】极端微生物,又称为嗜极菌或极端微生物,是指依赖于极端环境(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毒、高渗、高压、干旱或高辐射强度等)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包括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压微生物、抗辐射的微生物。
7. 光合细菌
【答案】光合细菌通过不产氧的方式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为厌氧菌。
8. 曲。
【答案】曲是指一类由麸皮等疏松的固态养料经接种和发酵而成的活菌制剂,有利于通气散热和微生物的生长。
9. heterotrophs
【答案】heterotrophs 即异养菌,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一类菌。
10.特异性抗原与共同抗原(类属抗原)。
【答案】特异性抗原是指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共同抗原是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11.凝集反应。
【答案】凝集反应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凝集团的血清学反应。
12.典型生长曲线。
【答案】典型生长曲线是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画出的一条由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组成的曲线,是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13.转座子(Tn )。
【答案】转座子(Tn )是指一小段双链DNA , 由2000个以上的碱基对组成,常常编码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抗性结构基因和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转座子能够在基因组内,或细菌染色体和质粒之间移动。
14.固化培养基(solidified media)。
【答案】固化培养基(solidified media )常称“固体培养基”由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凝固剂(gel-lingagent )而成,遇热可溶化、冷却后可呈凝固状态,用途很广泛。
15.氮素循环。
【答案】氮素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氮及氮素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的一系列相互转化过程。
二、选择题
16.石油和天然气深藏于地下,其中天然气又沿着地层缝隙向地表扩散。有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以( )为惟一碳源和能源,其生长繁殖的数量与这类化合物含量有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这类微生物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在地下的指示菌,进行微生物石油勘探。
A. 二氧化碳
B. 苯酚
C. 气态烃
D. 碳酸钙
【答案】C
17.半知菌的主要特征是( )。
A. 菌丝无隔,没有有性生殖
B. 菌丝有隔,尚未发现有性生殖
C. 菌丝有隔或者无隔,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D. 菌丝有隔,没有或很少发现无性孢子
【答案】B
18.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
A. 单纯扩散
B. 促进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位
【答案】C
19.苏云金芽孢杆菌主要产生4种杀虫毒素,其中的伴孢晶体属于(
A. B. C. D.
【答案】D
20.镀银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 )。
A. 玻片干净
B. 染料无沉淀
C. 加热适当
D. 菌体活化适当
E.A 、D
【答案】E
21.在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 )来决定的。
A. 温度
B. 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C. 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D. 稀释度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