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医学院622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富营养化。

【答案】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2. 不产氧光合作用。

【答案】不产氧光合作用是一种存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即不利用

时的氢供体,而利用还原态无机物(

3. 水华。

【答案】水华是指发生在淡水水体(池、河、江、湖)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4. 前嗤菌体(prophage )。

【答案】前嗤菌体(prophage ),又称原嗤菌体,是指整合于溶原菌染色体上的嗤菌体核酸。

5. 生长速率常数。

【答案】生长速率常数是指某微生物每小时的平均分裂次数。

6. 伤寒玛丽。

【答案】伤寒玛丽,本名MaryMallon , 是20世纪一名美国女厨师。后因其周围陆续出现大批伤寒患者而使她被怀疑为传染源。经检验她属于一定健康的伤寒带菌者,可不断通过粪便排出伤寒沙门氏菌。由此她名留传染病史界,以望世人警惕带菌者的危害。

7. 孢子丝。

【答案】孢子丝是指由气生菌丝成熟形成,可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分生孢子的菌丝。

8. 哈蒂氏网。

【答案】哈蒂氏网是一些菌丝透过表皮进入皮层组织,把外皮层细胞逐一包围起来形成的特殊结构,可以增加两者间的接触和交换面积。

9. 热稳载体蛋白(heat-stable carrier protein,HPr )

【答案】热稳载体蛋白(heat-stable carrier protein,HPr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结合在细胞膜上,起着高能磷酸载体的作用。

作为还原)或有机物还原的氢供体。

10.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1.Glycolysis

【答案】Glycolysis 即糖酵解,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一分子的葡萄糖为底物,经约10步反应而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

12.负变株。

13.巴斯德效应。

【答案】巴斯德效应是指酵母菌的发酵从有氧条件下转到无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增加,反之,当从无氧条件下转到有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的现象。

14.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答案】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这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 TP 的磷酸化反应。其特点为: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有有利于红光吸收,

同时产生A TP (产自和2个光合系统,含叶绿素a ,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和(产自);⑤还原力,中的含叶绿素b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还原力[H](产自和电子。 有利于蓝光吸收;④反应中可和2分子ATP 的过程。 【答案】负变株是指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的产量降低的突变株。 [H]来自分子的光解产物

15.细胞骨架。

【答案】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中间丝三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二、选择题

16.细菌主要的繁殖的方式是( )。

A. 有丝分裂

B. 二分裂

C. 孢子生殖

D. 复制

【答案】B

17.自养细菌中固定

A. 类囊体

B. 羧酶体

C. 异染粒

D. 淀粉粒

【答案】B 的场所是( )。

18.在真核微生物,例如( )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

A. 真菌菌丝的顶端细胞

B. 酵母菌的芽体

C. 曲霉菌的足细胞

D. 青霉菌的孢子梗细胞

【答案】A

19.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 )。

A.1%

B.0.5%

C.0.1%

【答案】B

20.在以下各免疫球蛋白中,除抗细菌和病毒外,最能中和细菌毒素的是( )。 A. B. C. D.

【答案】A

21.现发现一种只含不具侵染性RNA 成分的分子病原体,它属于( )。

A. 病毒

B. 类病毒

C. 拟病毒

D. 阮病毒

【答案】C

【解析】拟病毒是一类存在于辅助病毒颗粒中的卫星RNA , 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植物和得到复制。

22.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

A. 嗜热微生物

B. 嗜冷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