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药学院622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高频转导裂解物。
【答案】高频转导裂解物是指由于双重溶源菌所产生的裂解物,其含有等量的和
具有高频率的转导功能。
2. 闭囊壳。
【答案】闭囊壳是子囊果的一种,为完全封闭式,呈圆球形,是不整囊菌纲,例如部分青霉、曲霉所具有的特征。
3. 受体菌。
【答案】受体菌是指接受DNA 片段的菌。
4. 鞭毛。
【答案】鞭毛是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状的附属物,为一至数十根,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5.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答案】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是某水溶液中一个可用压力来量度的物化指标,它表示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间若被一个半透性薄膜隔开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会因水势(waterpotentiality )的推动而透过隔膜流向浓溶液,直至浓溶液所产生的机械压力足以使两边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为止,这时由浓溶液中的溶质所产生的机械压力,即为它的渗透压值。
6. 模式微生物。
【答案】模式微生物是指被人们用来当作模式或者说当作典型来研究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7. 病毒抑制蛋白(TIP )。
【答案】病毒抑制蛋白即抗病毒蛋白,是指与侵入病毒的dsRNA 结合后会发生活化的一类蛋白,活化的A VP 具有降解mRNA 的作用。
8. Phenotype
【答案】Phenotype 即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具体体现。
粒子,
9. 乙炔还原法。
【答案】乙炔还原法是利用固氮酶能把乙炔还原为乙烯的原理,以气象色谱仪检出是否有微量乙烯产生以测定固氮酶活性的一种灵敏方法。
10.阮病毒
【答案】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11.抗原决定簇。
【答案】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面,是指位于抗原表面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
12.表面消毒剂。
【答案】表面消毒剂是指对一切活细胞和病毒都有毒性,只适用于皮肤或物件表面消毒,而不能用于活细胞或机体内治疗用的化学药剂,如乙醇、甲醛、苯酚或氯化汞溶液。
13.糖蜜。
【答案】蜜糖是制糖工业中的一种当作废液处理的副产品,内含丰富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色素等。
14.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15.Prototroph
【答案】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过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现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性均用
表示。
二、选择题
16.在鞭毛基体的S-M 环基部有一个称为( )者,对鞭毛运动起着键钮的作用。
A. 孔蛋白
B.Mot 蛋白
C.Fli 蛋白
D. 动力蛋白
【答案】C
17.在革兰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
A. 美蓝和刚果红
B. 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 结晶紫和番红
D. 刚果红和番红
【答案】C
18.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 )为主。
A. 纤维素
B. 葡聚糖
C. 甘露聚糖
D. 几丁质
【答案】D
【解析】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则以几丁质为主。即使同一真菌,在其不同的生长的阶段中,细胞壁的成分也有明显不同。
19.最适合研究、培养严格厌氧菌的两种技术是( )。
A. 亨盖特滚管法和厌氧罐法
B. 厌氧手套箱法和厌氧罐法
C. 厌氧手套箱法和亨盖特滚管法
D. 厌氧罐法和厌氧培养皿法
【答案】C
20.升汞用于实验室非金属器皿表面消毒的浓度通常为( )。
A.0.001%
B.0.1%
C.1%
【答案】B
21.T4噬菌体的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解析】T4噬菌体的的装配包括4个完全独立的亚装配过程:无尾丝的尾部装配,头部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