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828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五产业
【答案】第五产业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①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②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③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演、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 政治地理结构
【答案】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3. 施吕特尔
【答案】德国地理学家,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在研究方法上,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景观。先区别出原始景观一一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然后探索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即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施氏在使地理学走向科学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4. 决策支持系统
【答案】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
5. 现代服务业
【答案】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6. 种族
【答案】种族又称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这一概念以及它的具体划分都是具有相当争议性的课题,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异,种族的概念也牵涉到诸如社会认同感以及民族主义等其他范畴。世界上有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
7. 人地适应论
【答案】人地适应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正确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人地关系中,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和协调; 二是在研究人地关系时,强调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要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8. 国家实力
【答案】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另外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9. 人地关系图式
【答案】人地关系图式是斯宾塞和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该图式包括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义都受到另两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反应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四个要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10.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二、简答题
11.简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1)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
,的范畴。 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①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②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③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 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 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④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12.地理学动态观察世界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地理学动态观察世界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地方的综合
地方是研究过程和现象之间复杂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地理学长期的传统是试图了解小同过程和现象如何在各区域和地方间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如何赋予地方以独特的性质。
(2)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
地方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现象和过程,也依靠来自别处的人流、物流和思想流,从而导致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了解这些流及其对各地方的影响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焦点。
(3)尺度间的相互依赖性
地理学关注空间和时间两种尺度,重视从全球到地方的空间尺度。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能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了解这些过程和现象在不同尺度上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某现象变化的尺度,能提供认识其形成机理、过程和性质的重要线索。
13.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