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平均值=80, 标准差S=10, 所属总体均值u 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A.[78.04, 81.96]
B.[60.40, 99.60]
C.[76.08, 83.92]
D.[79.80, 80.20]
【答案】A
【解析】Z=l.96,SE=S/根号(100)=1.故95%的置信区间为[78.04,81.96]。
2. 根据帕顿的研宄结果,2岁左右的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是( )。
A. 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
B. 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C. 单独游戏和联合游戏
D. 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答案】D
【解析】帕顿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儿童的游戏分为6类。2岁左右儿童的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较多。因此选D 。
3. 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三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 )。
A.99.73%
B.99.00%
C.95.46%
D.95.00%
【答案】A
【解析】正态曲线下正负1个标准差、正负3个标准差、正负1.84个标准差、正负2.79个标准差之间所包含的面积分别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68.26%、99.74%、93.42%、99.47%。
4. 童年期思维的变质表现为从幼儿期的( )。
A. 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B. 感觉运动思维为主变为以具体逻辑思维为主
C.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D.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答案】C
【解析】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5. 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维系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布鲁纳
B. 奥苏泊尔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答案】D
【解析】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6. 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宄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7. 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
A. 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C.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D.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答案】C
【解析】老年丧失期观认为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称做“发展”。这种观点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并认为心理发展是单
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8. 在测量研究中,强调对测验情境关系进行考察的心理测量理论是( )。
A. 经典测量理论
B. 项目反应理论
C. 概化理论
D. 测验等值理论
【答案】C
【解析】概化理论提出了,测验情境关系说,在不同的测验情境关系下,测量误差的结构不同,误差量也不同。由此测验编制者可以通过改变测验情境关系达到改善测量,降低测量误差的目的。概化理论认为,研究测量必须先研究测验情境关系。概化理论提出,测验情境关系是由一个测量目标和若干个测量侧面构成的。
9. 根据拉什利(K.S.LaShley )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 )。
A. 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
B. 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
C. 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
D. 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
【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K.S.LaShley )的脑功能“整体说”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一种整合过程,并不存在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都与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相联系。人的学习活动与受到损害的大脑皮层的部位关系不大,而与大脑皮层被损害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被损害的区域越大,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就越大,学习活动的效率越低。由此得出推论,学习活动效率并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与大脑皮层广泛的神经细胞的活动有关。
10.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