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心境、激情和应激是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它们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且人格特征也能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事件对某些人的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2. 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哪些心理矛盾?
【答案】(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②体内机能的増强
包括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也明显加速、肌肉力量的增强大脑的发育接近于成人。 ③性的发育与成熟
随着性器官的发育,男女生均出现第二性征。性器官的迅速发育,使青春期女生出现月经。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下列心理矛盾
①焦虑和抑郁
抑郁一般会表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情绪上的主要症状有压抑、沮丧、对各类活动都不感兴趣,在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衰退、犹豫不决等,还会出现厌食、失眠和精力不旺盛等症状。
焦虑的主要来源中,与学校有关的项目占到了2/3。将近半数学生对大量的家庭作业感到焦虑,一半左右焦虑与离校以后的就业有关。
②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从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明显增多,到青年期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
a. 在真正患病前,常表现出先兆,如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戒心过多以及缺乏幽默感等。
b. 患病之后的表现主要是:思维紊乱,扭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患者还常有对性的妄想,这与青春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③自杀倾向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在童年期以前极为少见,从青春期开始直至青年期呈直线上升趋势。据调查显示,自杀已是我国全人群的第五位死因,是15〜34岁青少年人群的第一位死因。
女性多采用消极的自杀方式;男性多采用主动的自杀方式
3.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合思维发展的经典研宄加以阐述。
【答案】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具体如下:
(1)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比婴儿增大,对信息的接收和编码方式也在不断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具体表现是:
①记忆容量的增加,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増加。
由于短时记忆在记忆理论和生活实践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以关于记忆容量发展的研宄主要集中于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上。
②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
③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而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还很差。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词记忆也在发展,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
④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常常是相当好的。在3岁或4岁时参观过迪斯尼乐园的儿童,甚至在18个月之后,还记得许多发生于这次旅程的事件。
⑤记忆策略和元记忆逐渐形成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个体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
(2)思维的发展
①幼儿思维的特点
a.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b.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c. 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②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宄
,这是儿童克服各种心理皮亚杰“三座山测验”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
障碍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3)最初概念的掌握
①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②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以及数的组成。
③类概念的掌握
维果斯基的研究发现,6岁以上儿童只将单独的性质作为必需的、充分的依据。维果斯基称为“链概念”。
(4)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幼儿的思维带有极大的具体形象性,但由于经验的积累,特别由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幼儿晚期,在其经验所及的事物的范围内,也开始能初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4. 你认为应该如何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
【答案】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三个方面。人生观的形成一稳固时期在成年早期。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的人生目标。对人生目标的看法是价值观的核心成分。
②选择正确的人生手段。人生手段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证,对人生手段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个人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③建立合理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价值观的动力特征。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观是一个多层式、多维度、多侧面的复杂心理组合体。它既包含个人对道德目标、道德认知、道德手段、道德效果的看法,也包含在更深层次上的一些道德心理成分,如道德动机、道德信念等,还涉及到个人道德价值的取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