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22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胚种学说。
【答案】胚种学说是属于生机论的一种生命观,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粒子学说。但在古老而有代表性的胚种说理论中,所谓粒子并不认为是物质性的而是遥不可及的观念的东西。认为构成生命本原的胚种,广泛地分布于整个世界。
2. 异核体。
【答案】异核体是指在同一真菌细胞中并存有不同遗传性状的核菌丝体。
3. 呼吸(respiration )
,又称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答案】呼吸(respiration )
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RC )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 )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释放出A TP 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4. 总有机碳含量(TOC )。
【答案】总有机碳含量(TOC )是指水体内所含有机物质中的全部有机碳的含量。
5. 免疫磁珠。
【答案】免疫磁珠是一种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磁珠易收集的物理特性相结合,用于快速高效分离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的技术。磁珠的直径为
6. 微体。
化氢酶。
外包有单克隆抗体。 【答案】微体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与溶酶体相似的小球形细胞器,主要含氧化酶和过氧
二、填空题
7. 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主要区别在于:①普遍转导噬菌体是_____噬菌体,而局限转导噬菌体是_____噬菌体,②普遍转导噬菌体能转移供体菌的_____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_____基因。
【答案】完全缺陷;部分缺陷;任何;部分特定
8. 微生物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从含量最多的_____开始,其他成分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氮源;P 、S ; K 、Mg ; 生长因子 【答案】水;碳源(能源)
9.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质膜;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
10.磷壁酸是_____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_____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_____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_____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_____中。 【答案】霉菌;芽孢;蓝细菌
11.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转化有机物为速效养分如氨化作用;转化无效矿物元素为有效元素;产生生长刺激物促进生长;产生抗生素抑制病原菌
12.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配比,特别是_____。一般而言,当
于_____; 当时有利于_____。
;菌体生长;积累代谢产物 【答案】C :N 比(碳氮比)
13.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生长_____或生长在_____,可推测某细菌可能有鞭毛。
【答案】菌落形态;半固体直立柱穿刺线上群体扩散情况
时,有利
三、简答题
14.试列表比较固氮酶的两个组分。
【答案】固氮酶的两个组分比较如下表。
表
15.什么是人畜共患病?有何重要性?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2)举例如下:
如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
16.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实例并分析其中选择功能的原理。
【答案】(1)选择性培养基:就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2)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3)实例:例如根据红曲霉有耐酸和耐高温的特性,采用了明矾来调节酸度和用酸米来抑制杂菌的方法,培养出纯度很高的红曲。
17.根据突变的光复活修复作用、原理,你认为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什么?为了使被诱变的细胞能均匀地受到紫外线照射,你将如何做?
【答案】在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时应注意避光,以防光复活修复作用。一般在红光下操作,在黑暗中培养。在紫外线照射时,盛菌液的培养皿应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照射边搅拌使细胞能均匀受到紫外线照射。
18.简述芽孢的耐热机制及研宄芽孢的意义。
【答案】(1)芽孢的耐热机制
芽孢的耐热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是皮层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因而耐热。另一种学说则认为芽孢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 , 它能使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稳定、耐热的凝胶,从而增强芽孢的耐热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