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14微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繁殖。
【答案】繁殖是指生物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2. 转座因子。
【答案】转座因子是指具有转座作用的一段DNA 序列。
3. 蛭弧菌。
【答案】蛭弧菌是一种寄生在大型细菌中的小型弧状细菌,
为
产能。
4. 甘油悬液保藏法。
【答案】甘油悬液保藏法是指将菌种悬浮在甘油蒸馏水中,置于低温下保藏的方法。保藏温度若采用保藏约为
5. 嗜冷微生物。
低于的微生物。
6. 碳氮比。
【答案】碳氮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7. 致死温度。
,杀死某种微生物的最低温度。 【答案】致死温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10分钟)
8. 自外裂解。
【答案】自外裂解是指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宿主细胞表面并释放众多的溶菌酶,最终因外在的原因而导致的细胞裂解。
9. 双层平板法。
【答案】双层平板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能精确测定效价的方法。其过程是预先分别配制含
第 2 页,共 37 页 大小
为一端为单生鞭毛,专性好氧;不能利用葡萄糖产能,可氧化氨基酸和乙酸年,而采用保藏期可达10年。 【答案】嗜冷微生物是指一类最适生长温度低于最高生长温度低于和最低生长温度
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前者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再在后者(须先融化并冷却到45°C以下)中加入较浓的对数期敏感菌和一定体积的待测噬菌体样品,于试管中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平板上铺平待凝,然后保温。一般经十余小时后即可进行噬菌斑计数。
10.产量常数。
【答案】产量常数是指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消耗之间呈现出的有规律的比例关系。
11.TCA 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循环【答案】(tricarboxylicacidcycle )即三羧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梓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ele),是指由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12.球菌。
【答案】球菌是指形状为球形的细菌,根据其分裂的方向及随后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13.菌丝球。
【答案】菌丝球是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培养时,菌丝体相互紧密纠缠形成的颗粒。它均匀的悬浮于培养液中,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和代谢产物的输送,对菌丝的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有利。
14.PRAS 培养基。
【答案】PRAS 培养基是指预还原无氧灭菌培养基,一种适合培养严格厌氧菌的高度无氧、还原性强、并经灭菌的培养基。
15.能量寄生微生物。
【答案】能量寄生微生物是指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或产能酶系不完整、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 的生物。
二、选择题
16.噬菌体的( )。
A. 头部和尾部均为螺旋对称
B. 头部和尾部均为二十面体对称
C. 头部为螺旋对称,尾部为二十面体对称
D. 头部为二十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
【答案】D
第 3 页,共 37 页
【解析】噬菌体头部是二十面对称体,而不呈螺旋对称,所以是一种复合对称结构。
17.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
A. 甘露聚糖
B. 葡聚糖
C. 甘露聚糖和葡聚糖
D. 几丁质
【答案】C
18.用人为的方法处理细菌的细胞壁后,可获得仍残留有部分细胞壁的称作(
菌。
A. 原生质体
B. 支原体
C. 球状体
D.L 型细菌
【答案】C
19.物镜头上的“UVFL ”字母表示( )。
A. 无荧光物镜
B. 照相物镜
C. 相差物镜
【答案】A
20.除支原体外,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的细菌还有( )。
A. 原生质体
B. 球状体
C.L 型细菌
D. 衣原体
【答案】C
21.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分析中,广泛地采用的免疫学技术是(
A.DNA 探针
B.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C.DNA 芯片
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答案】D
第 4 页,共 37 页 )的缺壁细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