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亨德尔的清唱剧由宣叙调、_____和合唱等音乐形式构成,其中,_____是他清唱剧音乐形式的核心,《弥赛亚》就包括著名的段落如“哈利路亚”。
【答案】咏叹调; 合唱
【解析】亨德尔将写作意大利歌剧所探索得的手法用于清唱剧。清唱剧由宣叙调、独唱或重唱的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曲组成。亨德尔最有创造性的是对于合唱的处理,是他清唱音乐形式的核心。
2. 14世纪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世俗音乐体裁有_____、巴拉塔和狩猎曲。
【答案】牧歌
【解析】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有牧歌、巴拉塔和狩猎曲。牧歌表现内容丰富多样,如政治讽刺、道德寓义,更多是田园诗和爱情诗,也用模仿手法,高声部富于情感表现。
3.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的管弦乐组曲《_____》是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创作的。
【答案】舍赫拉查德
【解析】尼科莱.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是“强力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是连接着第一代民族主义和20世纪初的俄国作曲家。在交响乐创作领域,最出色的是描写异国风光的交响组曲《舍赫
,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1888。乐曲表达了作曲家读该书后的自由幻想。拉查德》
4. 巴罗克的舞蹈组曲由德国作曲家_____确立了统一的形式,包括_____、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形成_____的速度对比。
【答案】弗洛贝格尔; 阿勒曼德; 慢一快—慢—快
【解析】17世纪下半叶开始,组曲是巴罗克键盘音乐常用的体裁。在德国,由弗洛贝格尔确立了统一的组曲形式。包括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阿勒曼德源于德国是速度较慢的舞曲; 库朗特源自意大利和法国,是一种快速活泼的二拍子或六拍子的舞曲; 萨拉班德源自南美,多为速度很慢的二拍子; 基格源自英国,一般速度较快有连续不断的廿连音进行,干是形成慢一快—慢—快的速度对比。
5. 18世纪英国本土的喜歌剧称为_____,最著名的剧目是1728年上演于伦敦的《_____》。
【答案】民谣剧; 乞丐歌剧
【解析】英国民谣剧兴起于18世纪初,音乐多取自民间曲调和对听众熟悉的歌剧咏叹调模拟
,剧中主角是窃贼、流氓、借用。最流行的剧目是该伊作剧,佩普施选择和改编曲调的《乞丐歌剧》
妓女和收贼赃者,内容表现了下层社会的生活。
6. “格律诗篇” 是_____教派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圣公会圣咏的主要音乐体裁有_____和_____。
【答案】加尔文; 赞美歌; 礼拜乐
【解析】16世纪30年代在法国和瑞士等法语地区兴起的新教,属加尔文教派。“格律诗篇”是其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国教仪式音乐的主要体裁是礼拜乐和赞美歌。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礼拜仪式中领圣餐时的音乐。赞美歌采用圣经或其它宗教内容的歌词,用英语演唱,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拉丁语经文歌。
7. “拯救歌剧”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特有的歌剧类型,它往往带有历经磨难后获得拯救的情节,代表作曲家有_____等。
【答案】凯鲁比尼
【解析】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专政期间,歌剧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种。从内容上,产生了反
,凯鲁比尼抗压迫争取解放,或反映夫妻之间忠贞不渝,历经磨难,最终得到拯救的“拯救歌剧”
是这类歌剧的代表性作曲家。
8. 在巴赫两部自成一体的晚期作品中,《_____》是根据德国皇帝御赐主题写作的,《_____》是作曲家一生创作复调音乐的经验总结。
【答案】音乐的奉献; 赋格的艺术
【解析】《音乐的奉献》是1747年巴赫去宫廷探望在那里任职的儿子,用国王给的一个音乐主题即兴演奏,后将它写成的一套乐曲。《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晚年对一生创作复调音乐的经验总结。
9. 作曲家多尼采蒂和_____是继罗西尼之后的19世纪意大利歌剧代表者,前者写有歌剧作品
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在作曲家威尔第手中发展到顶峰。 ,,《_____》后者的代表作有《_____》
【答案】贝里尼; 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诺尔玛
【解析】加埃塔尼. 多尼采蒂(1797~1847)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拉美摩尔的露契亚》。文青佐·贝里尼(1801~1835)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诺尔玛》。朱塞培·威尔第(1813~1901)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意大利歌剧在他的手中发展到高峰。
10.古希腊时期由诗人和着里尔琴演唱的自创诗歌称为_____。
【答案】抒情诗
【解析】古希腊抒情诗是由诗人和着里尔琴演唱的自创诗歌,适合于抒发个人情感。其包括多种题材,主要分为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和牧歌,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二、名词解释
11.《舍赫拉查德》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的交响组曲。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但组曲的四个乐章仅描绘了其中四个场景,且乐章问故事没有关联。全曲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是象征残暴的苏丹王的主题,一是象征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主题。作品以富于异国情调的色彩性和绚丽超群的配器法著称。
12.旋律
【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13.管风琴
【答案】由音管发音的古老键盘乐器。形制较大,以音管、音拴、键盘、风箱等部件构成。创制于古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晚期开始用于教堂,既有大型固定的管风琴,也有小型便携式的管风琴,文艺复兴晚期管风琴的制造业达到顶峰,推动管风琴音乐的发展,17~18世纪德国的管风琴音乐标志着巴洛克宗教器乐音乐的高峰时代到来。
14.流浪艺人
【答案】流浪艺人(minstrels )是出现于13~14世纪,在欧洲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他们常常在村头街巷与杂技艺人混合表演,也常为民间红白喜事助兴。表演的音乐大多是即兴性质,与民间音乐有联系。
15.弗朗克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交响诗《风神》、一些宗教音乐和室内乐作品。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就最高的作品。创作有清唱剧《至福》、《赎罪》、运用“循环形式”写作,是其成
16.独奏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晚期出现但沿用至今的协奏曲类型,由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小提琴是当时最常见的独奏乐器。1698年托雷利写作了最早的独奏协奏曲,并开创快—慢—快三乐章的协奏曲套曲形式。巴洛克时期最多产的独奏协奏曲作曲家是意大利小提琴家维瓦尔第。
17.普罗科菲耶夫
【答案】前苏联作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利亚多夫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一战后旅居国外,创作与西方现代音乐广泛联系,返苏定居后,积极参与祖国音乐建设,音乐语言力求通俗明晰。创作丰富,代表作品有:歌剧《战争与和平》、《三桔之爱》,芭蕾舞剧《罗密欧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