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855西方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韦伯恩的音乐显示出“_____”的艺术特色,对20世纪后来的作曲家有极大的启示。
【答案】点描音乐
【解析】安东·韦伯恩是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进行了“点描音乐”的尝试,首次将无声视为一种音响与有声取得相同的地位,极大的启发了约翰·凯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等作曲家。
2. 中世纪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_____发明了一套_____来取代古希腊的四声音阶,还发明了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_____教辅手法。
【答案】圭多,六声音阶,圭多手
【解析】圭多是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他在四线谱的基础上,创立了六声音阶,给每个音一个唱名,六声音阶主要是为学唱圣咏而设计的。圭多还发明了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圭多手教辅手法
3. “格律诗篇” 是_____教派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圣公会圣咏的主要音乐体裁有_____和_____。
【答案】加尔文; 赞美歌; 礼拜乐
【解析】16世纪30年代在法国和瑞士等法语地区兴起的新教,属加尔文教派。“格律诗篇”是其主要的音乐形式。英国国教仪式音乐的主要体裁是礼拜乐和赞美歌。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礼拜仪式中领圣餐时的音乐。赞美歌采用圣经或其它宗教内容的歌词,用英语演唱,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拉丁语经文歌。
4.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的管弦乐组曲《_____》是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创作的。
【答案】舍赫拉查德
【解析】尼科莱.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是“强力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是连接着第一代民族主义和20世纪初的俄国作曲家。在交响乐创作领域,最出色的是描写异国风光的交响组曲《舍赫
,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1888。乐曲表达了作曲家读该书后的自由幻想。拉查德》
5. 中世纪时期,格利高里圣咏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_____和重要节日的礼拜仪式_____中。
【答案】十三课; 弥撒
【解析】格利高里圣咏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它主要是在第9世纪和第10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
续有所增加和编写。中世纪时期,它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十三课和礼拜仪式弥撒中,历史意义深远。
6. 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作品中,《_____》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主题使用了动人的乌克兰民歌旋律,曾使列夫·托尔斯泰为之流泪。
【答案】第一弦乐四重奏
【解析】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中著名的“如歌的行板”采用他自己收集的民歌为主题,和声及织体均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个性。
7.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他创作了104首宗教声乐音乐体裁_____。
【答案】帕莱斯特里纳,弥撒曲
【解析】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以罗马为中心形成了罗马乐派,是欧洲中世纪清唱式合唱音乐时代的一个乐派,因发韧于意大利的罗马城而得名。代表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纳及其弟子那尼诺及英杰涅里。帕莱斯特里纳的主要成就是教堂音乐,创作了104首宗教声乐音乐体裁弥撒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8. 拉赫玛尼诺夫晚年以帕格尼尼《随想曲》第24首主题写成的大型钢琴与乐队变奏曲《_____》是他最后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解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帕格尼尼小提琴《无伴奏随想曲》第24首、中世纪继叙咏“愤怒之日”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首优美旋律为主题加以变奏,由于“愤怒之日”的加入,音乐出现阴沉的气氛。
9. 勋伯格于1921~1923年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作曲法“_____”,从观念和实践上成功地替代了调性作曲法。
【答案】十二音技法
【解析】阿诺尔德·勋伯格是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创作了一种新的技法“十二音技法”,是将一个八度中12个半音各自作为平等的一员,废除中心音的存在而进行作曲的一种技法。代表作品有钢琴《织曲》等。
10.艺术歌曲《魔王》是作曲家_____的作品,取材于作家_____的叙事诗,采用_____形式写作。
【答案】舒伯特; 歌德; 通谱歌
,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解析】舒伯特一生创作600多首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是《魔王》
事诗为词,采用通谱歌形式写作。
二、名词解释
11.斯美塔那
【答案】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奠基人。创作有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和歌曲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里布舍》是捷克民族歌剧的杰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热烈讴歌了爱国主义情怀。
12.真实主义歌剧
【答案】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verismo )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真实主义歌剧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中往往会出现在原始情感冲动下做出的暴力、凶杀等行为,戏剧发展紧迫迅速,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音乐与民间歌舞密切关联,且旋律易记动听。
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与列昂卡瓦洛的两幕歌剧《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这两部作品经常同场演出,故有“骑士”与“丑角”之称。普契尼的《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
13.德彪西
【答案】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德彪西的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到曲式及配器都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启示了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14.《英雄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三交响曲,原题献给拿破仑,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促使作曲家为此曲重新命名。交响曲四乐章统一构思,确立了交响曲中史无前例的英雄性构思,第一乐章描写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的独创,第三乐章为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全曲宏伟壮阔,是交响曲历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15.圣桑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音乐风格精致典雅、工于技巧,代表作有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双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骼骸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16.威尔第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其歌剧创作代表了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历史,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同时,兼收并蓄,吸取同时代歌剧革新的成果,极大增强了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性。代表作《弄臣》《茶花女》《阿伊达》《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